无央之界论坛

Boundless Space
现在的时间是 2023年 4月 1日 周六 5:37 am

当前时区为 UTC + 8 小时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4 篇帖子 ] 
作者 内容
帖子发表于 : 2009年 1月 15日 周四 2:31 pm 
皈依和发心
我等众生从今乃至菩提间,
于上师三宝处恒皈依!
利他成就圆满佛陀位,
发心修持甚深瑜伽道!
激励心念之歌
作者:绛央洛萨上师 译者:张炜明
译者按:这首道歌节选自《遍主轮之怙主绛央洛萨绒波传记》(萨迦译经院和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联合编译),此书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近代少有的大成就者、萨迦派巨擎——绛央洛萨绒波尊者可歌可泣的佛法实践历程。这首道歌正是洛萨尊者修行过程中真实体验的记录之一,它代表着尊者所证悟的真实境界,故我们称它为“藏传佛教的证道歌”,以便于熟悉禅宗《证道歌》的汉地读者们参研。
对于学佛者而言,它是辨路的明灯,也是我们修持的路标,我们禅修中将它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对于普通人来说,当我们悲伤、愤怒、骄矜、失落、焦灼、迷惘的种种时候,它都可以给予引导,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灵得到休息,让我们枯寂的灵魂得到甘露的滋润。
…………
这年,因修学轮涅无别之见,故无有什么观修的专注所缘,即使不观修也没有退失,觉性朗然赤裸,入定、出定一切时好像不知分离之时,唱了首《激励心念之歌》:
奇哉!
心中惟一忆念上师尊,
真实忆念无散诚祈请,
忆念正法通达赐加持!
嘿嘿!
现观现观瑜伽士, 由观一切均得见,
不观虽坐也不见。
最初观察自三门, 是善是恶善观察,
于此种种念心观, 动机好坏善观察。
观察田宅财宝等, 观其恒常有益吗?
观察快乐之富翁, 观其恒常如此吗?
观察有权之长官, 观其无有衰败吗?
观察美丽之少妇, 观其妙龄恒常吗?
观察水上划图画, 一切所作皆如此,
观察幻化之城市, 此生显现也如此。
复观先前死去者, 死后还能看见吗?
观察现在活着者, 能有一个不死吗?
观察将来出生者, 生后自在住世吗?
复观先前所作事, 所作结果唯痛苦,
观察现在正作事, 精勤而有意义吗?
观察未来将作事, 有能成办把握吗?
观察云雾来无定, 恶缘障难也如此。
观察刹那闪电现, 幻身无常也如此。
观察风中之灯火, 心也如此有而无。
观察山口薄雾涌, 同样气息有也无。
观察水中之月影, 显现显空也如此。
观察镜中之影像, 五种妙欲也如此。
观察昨夜睡梦境, 一切亲仇也如此:
梦见宫殿如欢喜, 就如不育之美女,
穿上彩虹之空衣, 美丽水月之面容,
戴上空花之耳饰, 进入兔角之阶梯,
编织龟毛之氆氇, 饮用阳焰之水流,
于寻香城中舞蹈, 唱空谷回响之歌。
观察虚假幻化生, 一切显现也如此。
观察空中彩虹生, 美不美丽也如此。
观察谷喊回响声, 悦不悦耳也如此。
观察空鸟飞无迹, 心之动念也如此,
观察无垢水晶球, 无色彩虹之弓纹,
以及无实虚空形, 瑜伽觉性也如此。
观察离缘之灯火, 明而无念也相同。
观察少女之快乐, 乐而又空也如此。
观察孩童看神殿, 现象依稀无辨别。
观察疯子游戏舞, 赤裸觉性无指对。
观察波浪寂静海, 明静无动也如此。
观察海中现星辰, 于无念觉性海中,
六蕴星辰如此现。
啊吙(喔唷)!
仰观虚空无生灭, 返观心性无生灭,
由无生灭之心性, 显现生灭之神变;
显而无有无而显, 有也有而无也无,
于缘起法笑不禁!
仰观虚空无边中, 返观心性无边中,
无有边中之心性, 方隅边中种种现;
虽现本体无中边, 此实又实假又假,
是又是而非又非, 二谛实相真可笑!
仰观虚空无来去, 返观心性无来去,
轮回三界六道城, 虽轮自性出忧苦;
轮涅二法融法界, 即是轮涅无别见,
解又解而轮又轮, 不解不轮不求解!
哈哈!
于疯人语无信托, 瑜伽觉性无认持,
感觉恍惚无能信, 所现幻化无辨别,
所生法身无善恶。
仰观虚空无辨别, 返观自心无辨别,
由无辨别之心性, 无数能所妄念现;
虽现本体无变迁, 无有变迁此觉性,
即是基续如来藏!
仰观虚空无生灭, 返观心性无生灭,
无有生灭此心性, 沉入生死痛苦海;
虽沉本体无缚解, 无有缚解此心性,
即是法身基住佛!
仰观虚空无实有, 返观心性无实有,
无实有性之心性, 现起红白(阴阳)种种相;
虽现本体无现灭, 无而又显真神奇,
显而无有失口笑! 于此离戏之显空,
即是无二之见地!
仰观日月无明暗, 返观心性无明暗,
由无明暗之心性, 显现乐苦之神变;
现而本体无乐苦, 无有乐苦此心性,
即是平等俱生智!
外观山峰无动摇, 返观心性无动摇,
于无动摇之心性, 分别动摇难思议;
虽动自生自解脱, 生又生而解又解,
不曾生也不曾解, 生起解脱在同时,
即是妄念自解见!
俯察河流无断流, 返观本觉无流断,
无有流断此忆念, 即是摧毁幻相锉!
不曾观修不曾散, 不曾迷乱不曾解,
由无迷乱之心性, 种种轮涅神变出;
虽出真实然无有, 谁人轮回轮何处?
有谁解脱如何解? 存于何处哪里来?
有谁安乐何故乐? 有谁出生谁人死?
如察轮回此三界, 实如虚空之花朵,
恒常不缚不解脱!
哈哈!
显有迷乱遣除故,
无余心之定准不可信,
我是谁你们又是什么?
啊!
观看无见大看见,此乃名为大中观;
无散观看无造心,此乃名为大手印;
内明本净广大界,外明顿超界中观,
此乃名为大圆满; 任何显现法身刹,
一切平等性中观, 轮涅无别是此名;
于自己心自观看, 此即所谓名见地;
于彼经常不散观, 此即所谓名观修;
即此混同诸威仪, 此即所谓名行持;
平常心识自放任, 恒常忆念自然住,
是名守护心本面; 诸现无有造作观,
乃名为生解同时。 显有观为男女尊,
尊和自心观无别, 是名生起次第观;
风心显现入中脉, 一切观为大智慧,
名为圆满次第观。
总之观暇满难得, 观无所得及能得;
观察死期无定准, 观无病痛无死亡;
观察轮回痛苦性, 观无所轮及能轮;
观察业果实无欺, 观无乐苦无因果;
众生父母大恩观, 观察自他无有二;
有时观看虚空界, 即是觉性赤裸现;
有时观看日月光, 即是光明大生门;
有时观看山之巅, 即是觉受之游戏;
间或观看水中月, 即是诸显幻化现;
间或观看自三门, 即是自显自认识;
观看自他无有二, 即是显现知为心;
恒常观察自己心, 即是幻相许破灭;
有时观看经和论, 乃是除疑错误处;
独住之时观察心, 众多之中观察语。
所现如梦如幻观, 诸现法身形色观,
如此反复观自心, 犹如反复观虚空,
未得所见之实有, 一切邪见自解脱,
明空双运心之密, 乃由法性要所现,
作意观修不见此, 乃于加持道所现,
是具敬信之所证, 空谈推理不能知。
哈哈!
所谓观察于何观? 观察如见见什么?
如有所见非是见, 见实有或见无实,
见光明或见空寂, 见显现或见黑暗,
如察均如虚空花, 所见能见无二故,
于何观看由谁观? 看见什么由谁见?
光明何明何空寂? 观修什么谁观修?
行为何行果如何? 心乃何物相如何?
过去之相去何处? 未来显现从何来?
现在显现怎识别? 昨晚梦境此显现,
现在无有哪去了? 现在种种之显现,
梦境无实是什么? 瑜伽觉受之显现,
本尊智慧生起时, 现在显现去何处?
如察三界此轮回, 皆如石女之儿女。
哈哈!
手抓虚空抓什么? 空中打结谁缚住?
梦中买卖有何益? 依于幻女有何乐?
空寻隙空得什么? 幻化能骗幻化吗?
总之妙欲如幻戏, 宗论如空中鸟迹,
乐苦犹如夜晚梦, 见地诸见诸观修,
一切行为誓言果, 遍计显现浮夸词,
犹如野兽阳焰水, 无有而昏头转向,
轮回幻相轮回城, 今由师恩避世者,
心意假洞塌法界。
总之观实乃常边, 如观无实断见意,
二和非二戏论边, 今连观修也不知!
如执著有无解脱, 如执无有无善趣,
二和非二颠倒义, 今连见地也不知!
如若邪行堕恶趣, 虽行善事性相法,
犹如石女之娇媚, 行为行事不能得。
如何思也性相法, 如住不修是凡夫,
如今连心也不知! 如说言词戏论增,
如住无言不解义, 离意无言说思议,
明空乐空觉空等, 怎样说也不中肯。
由谁宣说说什么? 对谁宣说谁理解?
今连言说也不知! 显有迷乱遣除故,
懒散放任无依凭, 不知言说不知思。
先后来去有无常断等, 一切无有依凭哈玛伙!
有说大印有说大圆满, 有许中观有许它空见,
我于任何宗派也无缘。 有说明空有人说觉空,
有说离戏有人说本净, 而我于任何也不执著。
有说生次有说圆次第, 有人又说守护心体性,
而我无有任何可观修。 有些经商有些作农活,
有些朝圣有些修苦行, 而我无有任何行为事。
有些供神有些驱魔鬼, 我于任何鬼神也不见;
有些扶亲有些说灭敌, 我于任何亲友也无缘;
有些行法有些造罪恶, 我于任何善恶也无缘;
有些说我有些又说你, 我于任何你我也无缘。
此为广大平等大平原, 觉性三时无迁山峰顶,
万有幻化游戏之禅房, 自生远离戏论之瑜伽,
种种无二闭关之时候, 心性法界之母自生之,
心所觉性幼儿教诫我, 此乃自己证悟之面具。
住持修传大恩之上师, 是求加持证悟之曼札;
指示觉性裸见之上师, 供养认识实相之证悟;
住持耳传具德上师尊, 住持体验传承之豪言,
赐予胜共成就之本尊, 摄持生圆命脉觉受歌,
成办事业三处空行众, 能作汇聚欢喜之喜宴,
消除障难护法具誓众, 无离恒常亲近之魂石,
增长觉证功德大修行, 是能显明自己觉受镜,
觉受证悟模糊小行者, 是生证悟勇士之力水,
对于少闻精进之诸人, 是为断疑虑网之利剑;
对于空见大话之修士, 乃为摧毁我慢岩山锤;
痴修黑暗增长之修士, 乃是显明觉证显现分;
终生讲授散乱大法师, 是为激励修持观修鞭。
此乃疯人叫嚣语, 也不请求谁原谅,
未获请求原谅资。 此善愿以智慧眼,
看见内之真本性! 所歌乃由心力所流出!


页首
  
 
帖子发表于 : 2009年 1月 15日 周四 3:00 pm 
离线
登堂入室

注册: 2008年 12月 28日 周日 11:53 pm
帖子: 17
这种歌太多了,唱的人太多了,
我看,还是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吧。


页首
 用户资料  
 
帖子发表于 : 2010年 3月 17日 周三 1:35 pm 
看来拉吗哥门是没有仔细看过啊 不过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是必要的 呵呵


页首
  
 
帖子发表于 : 2010年 3月 18日 周四 12:16 pm 
呵呵 有一个人看来是仔细看了上面的歌 还写了自己的感受 给大家贴出来

《绛央洛萨绒波尊者传记》导读

《绛央洛萨绒尊者传记》是由张炜明老师主持编译的《藏传佛教文库》十本之一,现由唐希鹏撰写了简介作为导读,推荐给读者。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的《藏传佛教文库》正在出版当中,敬请关注!
 


绛央洛萨绒波尊者是近代少有的大成就者,萨迦派巨擎。

本书用第一人称讲述了绛央洛萨绒波尊者可歌可泣的佛法实践历程,处处平实质朴,又处处如甘露般触动现代人驿动不安的灵魂,让我们不禁生起探究生命究极意义的冲动。尤为珍贵的是,传记中对修行过程中各种真实体验的把握对有志于此道的后来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借鉴价值,众多的修行精要凝结而成的歌集更是学佛者辨路的明灯。而对藏区近代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会从中找到相当的史实资料。

与一般传记不同的是,本书主人公并不花大力气来回忆自己是某某大修行人的转世,或自己在前生有过多么甚深的证量,多么辉煌的事迹,相反,他谦虚的认为自己远够不上修行人的资格,戏称自己为“骗子”,在此自我评价下,用平凡的语气叙述了自己一生在佛法修证道路上的求索过程。全篇读来亲切,真实,一位如你我一样有喜怒哀乐的大修行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一段由博地凡夫到大成就者的心路历程尽展眼前。既让读者生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信心,又助长读者“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韧劲。

绛央洛萨绒波尊者堪称当代的米拉日巴,虽然二者分属于萨迦和噶举两大教派,但他们的修行精神是一致的,即他们都是“实践佛法”的杰出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一生向人们诠释的是不尚玄谈,脚踏实地的作风,朴实无华,不昧次第,以心性为纲,不落次第。百代俟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二位成就者的传记和歌集读来畅快淋漓,仿佛置身藏地,邻家老喇嘛在讲述其上师的故事,直到天色已晚,听者仍依依不舍别去,令人不忍释卷。

但与米拉日巴尊者传记不同的是:绛央洛萨绒波尊者是当代的成就者,在时空上与我们更加接近,他的行履处迹迹可查,甚至像很多人一样,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在乱世之中,尊者还是保持着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修行人本色,甚而在佛法之体验上更有进益,或许这就是尊者的人格魅力所在吧!

对于这样一本处处流露智慧火焰的传记,若不多多展露一些内容给读者,则感觉锦衣夜路,心有不甘,而限于篇幅,大段摘录又不太现实,故从中录一首尊者所唱《激励心念之歌》略加文字,愿读者掬一勺水而知三千水味。

在行文上,作者意图采取与《永嘉证道歌》互参的方式,如此对照阅读,一者可更加明晰汉藏两民族道歌的特点,二者可以一窥两位大师在修持上的差异和融会贯通之处,或许是一种有趣的尝试。

1、出离心的生起:

我们学习佛教,在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世间的出离,金刚乘的修行道次第尤其如此,没有出离心为基础的修行宛如沙筑之城堡,外表皇皇然,实则禁受不住如潮红尘的冲袭。出离心要如何发呢?无疑,观世间无常是最根本的窍诀方法。正如绛央洛萨绒波尊者所唱:

“现观现观瑜伽士,由观一切均得见,不观虽坐也不见,最初观察自三门,

是善是恶善观察,于此种种念心观,动机好坏善观察,观察田宅财宝等,

观其恒常有益吗?观察快乐之富翁,观其恒常如此吗?观察有权之长官,

观其无有衰败吗?观察美丽之少妇,观其妙龄恒常吗?观察水上画图画,

一切所作皆如此,观察幻化之城市,此生显现也如此。复观先前死去者,

死后还能看见吗?观察现在活着者,能有一个不死吗?观察将来出生者,

生后自在住世吗?复观先前所作事,所作结果唯痛苦,观察现在正作事,

精勤而有意义吗?观察未来将作事,有能成办把握吗?观察云雾来无定,

恶缘障难也如此,观察刹那闪电现,幻身无常也如此。”

同样的,永嘉大师也在他的道歌中言: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很多朋友感觉修持不易相应,又找不到症结所在,其实应该扪心自问有无生起对世间的真切出离,若有,则修持自然次第拾阶而上,若无,还是先把世间的事务作好,再来谈修行吧!



2、两位大师对心性的阐释:

无论大小显密,宗门教下,对心性的认知都是一切的根本,正如永嘉大师言:“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同样是对心性的体验,永嘉大师立意“一超直入如来地”,句句流露禅宗中人吞万象的气魄: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而绛央洛萨绒波尊者对心性的体认则多通过种种妙喻来描述,读来平实亲切,如以虚空喻心性的体用:

“啊伙(喔唷)!仰观虚空无生灭,返观心性无生灭,

由无生灭之心性,显现生灭之神变,显而无有无而显,有也有而无也无,

于缘起法笑不禁!仰观虚空无边中,返观心性无边中,无有边中之心性,

方隅边中种种现,虽现本体无中边,此实又实假又假,是又是而非又非,

二谛实相真可笑!仰观虚空无来去,返观心性无来去,轮回三界六道城,

虽轮自性出忧苦,轮涅二法融法界,即是轮涅无别见,解又解而轮又轮,

不解不轮不求解!哈哈!”

进而明晰修持的根本和见地:

“于疯人语无信托,瑜伽觉性无认持,感觉恍惚无能信,所现幻化无辨别,

所生法身无善恶。仰观虚空无辨别,返观自心无辨别,由无辨别之心性,

无数能所妄念现,虽现本体无变迁,无有变迁此觉性,即是基续如来藏!

仰观虚空无生灭,返观心性无生灭,无有生灭此心性,沉入生死痛苦海,

虽沉本体无缚解,无有缚解此心性,即是法身基住佛!仰观虚空无实有,

返观心性无实有,无实有性之心性,现起红白(阴阳)种种相,虽现本体无现灭,

无而又显真神奇,显而无有失口笑!于此离戏之显空,即是无二之见地!”

又以日月,山峰,河流,指示体任心性之窍诀:

“仰观日月无明暗,返观心性无明暗,由无明暗之心性,显现乐苦之神变,

现而本体无乐苦,无有乐苦此心性,即是平等俱生智!外观山峰无动摇,

返观心性无动摇,于无动摇之心性,分别动摇难思议,虽动自生自解脱,

生又生而解又解,不曾生也不曾解,生起解脱在同时,即是妄念自解见!

俯察河流无断流,返观本觉无流断,无有流断此忆念,即是摧毁幻相锉!

不曾观修不曾散,不曾迷乱不曾解,由无迷乱之心性,种种轮涅神变出,

虽出真实然无有,谁人轮回轮何处?有谁解脱如何解?存于何处哪里来?

有谁安乐何故乐?有谁出生谁人死?如察轮回此三界,实如虚空之花朵。”

此处,若有朋友一定要思议分别两位大师的高低,恐怕要挨祖师的棒子了。



3、对修行错路之认识:

菩提道上难免走弯路,而最常见的错误在于分别名相而不老实修证,针对这一点,永嘉大师提出自己的教训警戒后学: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

绛央洛萨绒波尊者对于言辞戏论则更用“不知”两字表达自己的态度:

“手抓虚空抓什么?空中打结谁缚住?梦中买卖有何益?依于幻女有何乐?

空寻隙空得什么?幻化能骗幻化吗?总之妙欲如幻戏,宗论如空中鸟迹,

乐苦犹如夜晚梦,见地诸见诸观修,一切行为誓言果,遍计显现浮夸词,

犹如野兽阳焰水,无有而昏头转向,轮回幻相轮回城,今由师恩避世者,

心意假洞塌法界。总之观实乃常边,如观无实断见意,二和非二戏论边,

今连观修也不知!如执著有无解脱,如执无有无善趣,二和非二颠倒义,

今连见地也不知!如若邪行堕恶趣,虽行善事性相法,犹如石女之娇媚,

行为行事不能得。如何思也性相法,如住不修是凡夫,如今连心也不知!

如说言词戏论增,如住无言不解义,离意无言说思议,明空乐空觉空等,

怎样说也不中肯,由谁宣说说什么?对谁宣说谁理解?今连言说也不知!

显有迷乱遣除故,懒散放任无依凭,不知言说不知思。

先后来去有无常断等,一切无有依凭哈玛伙!”

祖师言:“学佛宁如哑子吃蜜,莫如鹦鹉学舌”,读者是否也有分别戏论的习惯呢?请自问。

4、自身保任境界:

古德云:见道容易保任难。修行达到一定阶段后,如何将见地混同于诸威仪当中,是道人的一个大问题。对此永嘉大师言: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相较于禅家的忍辱报怨,绛央洛萨绒波尊者的道歌中唱出的是另一种任运的风格:

“有说大印有说大圆满,有许中观有许它空见,

我于任何宗派也无缘;有说明空有人说觉空,

有说离戏有人说本净,而我于任何也不执著;

有说生次有说圆次第,有人又说守护心体性,

而我无有任何可观修;有些经商有些作农活,

有些朝圣有些修苦行,而我无有任何行为事;

有些供神有些驱魔鬼,我于任何鬼神也不见;

有些扶亲有些说灭敌,我于任何亲友也无缘;

有些行法有些造罪恶,我于任何善恶也无缘;

有些说我有些又说你,我于任何你我也无缘。

此为广大平等大平原,觉性三时无迁山峰顶,

万有幻化游戏之禅房,自生远离戏论之瑜伽。”



5、道心——人格魅力之展现:

证道歌之所以能被后人广为传唱,其用简洁易记的方式记录了大师们心间流露的智慧和修持经验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其所表达的纵遇寒风冰雪亦不退失菩提的道心无疑是更令人称道的。

如永嘉大师言: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瘁骨刚人不顾。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閴寂安居实萧洒。”

同样的感人词句,我们在《尊者传记》中也会读到。

尝闻:修行是一件悲壮的事。读永嘉大师一段道歌,一幕幕道人粉身碎骨混不怕,一心只为求圣道的画面跃然在脑海里。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这是何等壮士断腕的气概?龙树菩萨言:“既知圣法为必须,何不专心致志?”

以此汉藏两首道歌供养诸位,愿成就一切善!


页首
  
 
显示帖子 :  排序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4 篇帖子 ] 

当前时区为 UTC + 8 小时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2 位游客


不能 在这个版面发表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回复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编辑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删除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提交附件

查找:
前往 :  
cron
POWERED_BY
简体中文语系由 PHPBB中文翻译小组 维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