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483: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bbcode.php on line 112: preg_replace(): The /e modifier is no longer supported, use preg_replace_callback instead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4683: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3818)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4685: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3818)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4686: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3818)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4687: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ROOT]/includes/functions.php:3818)
无央之界论坛 • 查看主题 - 三妙法与菩提心(禅心)

无央之界论坛

Boundless Space
现在的时间是 2023年 6月 6日 周二 9:30 pm

当前时区为 UTC + 8 小时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8 篇帖子 ] 
作者 内容
帖子发表于 : 2006年 10月 10日 周二 10:20 am 
离线
坛主
头像

注册: 2006年 6月 10日 周六 9:20 pm
帖子: 1070
地址: Australia
三妙法与菩提心

禅心

(起先大众念诵归依发菩提心)
要论佛法嘛,本来是一切现成,随处受用的,不用我在这里也像个老婆婆一样罗罗嗦嗦的,虽然我比你们在座多数人都还年轻,但无常哪天到来是说不清的,也许今天我还可以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佛法,但明年这个时候,甚至就是明天这个时候,我就变成一只头上长角、身上披毛的什么东西了,这真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我害怕啊,自己还想努力用点功,我只想趁光阴还在时好好闭关,这也是堪布和上师们对我的要求,因此本来不用大家大热天还发心跑到这里来听我婆婆妈妈,真是罪过!一方面我也要向你们学习,但另一方面,确实有人提起来还是不明白怎么修、怎么行,不明白就来请问啊,虽然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但你们都很真心、也很虔诚的来问我这个小字辈,我不能不发心,没办法还是要开口了。

以前也告诉过你们,我根本不具有说法讲开示的资格,更没有传法资格,虽然我的几位具恩上师是作了开许,像我的具恩上师之一、噶陀金刚宝座上的阿松大堪布还开许我可以讲一点点大圆满正行,堪布加造喇嘛也说对有信心的人可以说一点点,但我惭愧啊,你看阿松堪布悟道后并没有马上去弘扬佛法!他是独自一人跑到人烟不到的山上自己搭个茅蓬,一坐就二十八年,四十多年来都是衣不解带、肋不至席,真正现代的密勒日巴尊者!比较这些真正的大德。我无地自容!无德无能还要跑这里来讲什么开示!拿什么来供养大家呢?但看着有些人还是在稀里糊涂用功,又不忍!再说我就是使尽全身本事,用尽心机口舌,能听明白的又有几人?听明白还能身体力行的又有几人?堪布也再三说,我们都度不了人,末法时代,苦口婆心的话、真心的话没几个人听,大家都认为自己有知识,有水平,嘴里不说的话心里还想:"你的话我早就晓得,我要讲的话比你还好!我不用听你说。"基本是这样,对讲法者和所讲的法都没什么信心,实际上他在道理上也还是似懂非懂,更莫提在心地上融通了。

所以一般人只会心随境转,到这里来同样只会随着我的话头转,有几人往心地上会了?至少也要回光返照嘛,如果不这样,不在心地上体悟,那对发明各自的根本大事究竟能起多少作用?这不用来问我,大家自问的话也就知道,所以多说话只会增加我的罪过,嗡,班杂萨垛


页首
 用户资料  
 
 文章标题 :
帖子发表于 : 2006年 10月 12日 周四 6:25 pm 
离线
瑜伽士

注册: 2006年 7月 10日 周一 11:57 pm
帖子: 36
请问这是哪位大德的开示?


页首
 用户资料  
 
 文章标题 :
帖子发表于 : 2006年 10月 13日 周五 10:07 am 
离线
版主

注册: 2006年 9月 8日 周五 1:57 pm
帖子: 127
地址: 觉性空间


禅心

涤华禅师是我早期参学禅法时的唯一恩师,虽然如此,对于禅师的生平却的确知之甚少,所了能解的也就是禅师自己撰写的小传记中的那些。主要的原因是除了自己亲近的时间非常短以外,就是他也从未向我说过他的事迹。但是从恩师对我传授道业、数数教诫及日常修为等方面来看,他确实是一位宗门下的明眼禅师,这一点也可由恩师注解的《金刚经》一书中,那些由智慧妙用中流露出来的偈诵看出,如果没有亲身的体证,对于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写出那般圆融的偈句的,更何况他在云居山时,还亲蒙禅门宗匠虚云老和尚的印可呢!因此,我就将恩师在这方面的记忆如实地谈一下,或许能窥其貌于万一吧。

记得是九二年底左右,我在鼓山佛学班时,心中


页首
 用户资料  
 
 文章标题 :
帖子发表于 : 2006年 10月 13日 周五 8:55 pm 
离线
坛主
头像

注册: 2006年 6月 10日 周六 9:20 pm
帖子: 1070
地址: Australia


页首
 用户资料  
 
帖子发表于 : 2009年 1月 26日 周一 9:30 pm 
离线
登堂入室

注册: 2008年 10月 31日 周五 6:47 pm
帖子: 15
抽空读读老帖,同样的精彩!


页首
 用户资料  
 
帖子发表于 : 2009年 8月 4日 周二 5:43 pm 
离线
初来乍到

注册: 2009年 8月 4日 周二 2:33 pm
帖子: 8
真么看不到正文啊?很想学学呢


页首
 用户资料  
 
帖子发表于 : 2015年 2月 24日 周二 5:41 pm 
离线
初来乍到

注册: 2012年 5月 6日 周日 6:14 pm
帖子: 3
(接正文)嗡,班杂萨垛吽!眼睁睁看着大家本来天真的一尊佛浪费在那里,你说心不心痛呢?是心痛!古来人可以作到的事为什么偏偏我就办不到?哎!我自己当然不具任何加持,虽然也冒充有道的样子给你们勉强指一指,但根本不会起什么作用,就是伟大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大智慧说了大三藏法门,还是有无边众生不能悟入,那只好随因缘慢慢来,反正一切众生轮回到顶后都会自然成佛。上师仁波切前世(阿格旺波)的《自传》不是也说:"不用说得到大圆满灌顶传承的人,就连听过一遍名称者,也会在人寿十年期成为妙智空行母的弟子,在生有、死有、中有的任一界中定能得到解脱,这是《阿底瑜伽大庄严续》真实不虚的授记。"所以我们还算有福报,不久的将来也肯定都能获得解脱!

以前我曾说过,我们的祖师阿格旺波,还有明色仁波切等大德,他们硬是有这个加持力,你硬是可以在他的当下加持下亲见到本来佛性!好多老喇嘛亲口对我说过,堪布也这么说过,明色仁波切传正行时,在传完窍诀后就一言不发,下面受法的人也是静静坐着,人多时有十多二十几位,也就一两分钟,有倒在地下昏阙过去的,有立即痛哭流涕,也有站起来哈哈大笑的,甚至有手舞足蹈就跑出去,就这样,基本上全都开悟了!这就是大圆满中真正心意传承的加持!

明色仁波切曾亲口对弟子们说:如果他给一头牦牛传法的话,也可以让它证得本性!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加持呢?当然你可以认为他是佛菩萨的化现,但我更以为这是他五十多年精进修持正法的结果,堪布对我说过,明色仁波切在辽西寺依止阿格旺波祖师,证得明智本性并得到了大圆满的所有灌顶传承和窍诀,过后就一直独自在很高而又偏僻的山上专修了很多年大圆满,也证到极高证量,后来又按上师要求到山上专修大圆满脱噶七年,但修持还没到七年就被抓到西宁监狱,一关就是二十多年,于是在黑牢里等于闭黑关修了二十多年,后来政策落实,给他平反,但他出来后却说应该感谢当时让他进黑牢的人。后来传法摄受弟子,虽早就超越无修而修的地步,但仍显示出还要修,一天修四座,一座两小时,意思就是让弟子也坚持修,修到最后才能成就。再加上他对自己根本上师无与伦比的信心,那时在监狱里准备往生时,亲见到根本上师阿格旺波的智慧相,勉励他继续住世利益众生,授记说弘扬大圆满的时期来临,并赐予心意传承的加持。从此后,明色仁波切传法时就具足殊胜的不共加持力, 无论弟子根器深浅或智愚有别,不敢说百分百,至少百分八九十以上的弟子一入禅定加持,就能令弟子们当下亲见明智,证得弟子与上师间心心相应、无二无别的功德!这些是明色仁波切亲口说的。堪布还说:当时他们到师父面前求开示、问问题,解答时间稍长、呆的时间稍长一点,他就说,啊,时间到了,我要上座,你们也回去,快修!快修!这个时间已到了一天四座的时间,到那个时间就吹号、敲钟,意思是要上座了,一听到声音过后,明色仁波切就说:现在该上座了,快回去!他自己就这么做,堪布他们受到这样的熏陶,也这样坚持修行过来,所以我们也该这样修,一定要实修。

当然,我们的具恩上师松吉泽仁仁波且,还有阿松堪布都有这个加持,但他们轻易不会就给你这个传承,特别是阿松堪布,他根本没有想传大圆满,他只想在寂静的山上实修一辈子,他的成就是那么高,证量是那样深不可测,以天然的智慧自然通达所有显密经典,所以噶陀金刚宝座的西雄法王仁波切、莫扎法王仁波切就把他紧紧抓住不放,非得让他留在噶陀佛学院担任导师大堪布,噶陀金刚座是整个康藏地区第一座道场,七百多年不到八百年,光是得虹化成就的据说就有十万!我们的具恩上师也想把阿松堪布请到辽西佛学院,但噶陀就是不肯放人,他还是一门心思要去山上闭关,西雄法王就说:'你要是走,那这个噶陀佛学院就不要了,大家散伙!'因此他没办法,只好继续留在噶陀。虽有这么大成就,但他还是把求大圆满法的人都介绍到(松吉泽仁)仁波切那里去,他在噶陀金刚座上,大家都称他为"持戒王",他亲口对我说,仁波切是他在藏区中知道的成就最大、道德最好的一位大德,他说他说了假话的话,可以把他的头砍下来给我!他还说,凡在仁波切那里得到正行口耳传承的所有弟子都能亲见到大圆满的本性(注),因此他说单从这方面,就可以完全断定仁波切是当今密乘大圆满光明心髓法要唯一的堪能弘扬者!所以我常从内心庆幸自己还能见到这么几位'活着的佛陀',他们是真正的佛法大师,我能领受到他们的灌顶、传法和加持,实在是幸运的事!

听说青海果洛洲也有一位大德具有这个加持力,也是明色仁波切一位亲弟子,我听一位喇嘛说,明色仁波切住世时曾亲口对他说:"你的大圆满现在与我已没什么两样!" 因此要求他收弟子传大圆满。这个是不是我不太清楚,因为我向来比较孤陋寡闻,而且疑心还蛮重,但后来我有一位很好的道友,广东佛山人,他现在也闭长关了。那时他在其他大德那里学了三年大圆满没开悟,后来就决定去他那里再求一次大圆满法,当时走的时候一大早在成都还是我送他上车,后来他打电话给堪布,告诉堪布说传法时就把他带进去了,硬是一下把他直接带到大圆满彻却的境界!如果大家遇到这样的大德千万不要错过,但自己也要反省,如果现在不肯下真实工夫,不想修乃至不好好修好五加行,不发菩提心,不积聚福德资粮,就是让你遇到也会当面错过的!所以一定要用功,要有智慧,也要具足福德,真正能用功办道的人自然就能积聚福德资粮,不用向外求取的。

当然,无论藏地还是汉地,都还有很多真正有修证的高僧大德,他们都是真正发了大菩提心的大德,对这些大德的功德和事业,也包括这世上所有已发心、将发心修行佛法、弘扬佛法、行持善业的人我都随喜赞叹!不要认为现在末法时代就没有成就者了,还是有的,但在藏区,我听到、见到的相对来说就比较多一点。

话说回来,在座好象都欢喜大圆满和禅宗,当然也有部分是修念佛的,这都很好,千万不要分别高低优劣,法法都是佛法,门门都是胜行,修净土的能往生极乐,花开见佛,修禅宗、密宗的照样也能花开见佛、当下往生、即身成佛,就像西家吃饭能饱,东家吃饭也能饱是一样的,断然没有在南方吃饭能饱,而在北方吃饭就不能饱的道理,因为佛法是平等法,佛菩萨的加持也平等,关键是自己的出离心如何,发心与信心如何,精进程度又如何,因此不要在法门宗派上虚妄分别,对任何法门都要随喜赞叹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总之,大家能闻到了义的佛法,说明都具足一定根器,与大乘了义法结有殊胜因缘和法缘,但刚才说了,我没有资格在这里讲开示,特别是禅宗这样直截了当的心地法门,又像是最殊胜的大圆满法门,即算有上师开许,但一个字我都不敢说、也说不来,所以现在就不说这些了,说了也等于白说,起不了任何法益。但为了大家利益,尽早成就,少走弯路,还是发心要和大家谈谈关于修行菩提心方面的方法,暂时不讨论具体修法,具体修法和心地的用功看以后有机缘慢慢再说,因为菩提心贯穿所有修持法门,是整个佛法基础,我想说说这个应该过失不大,不对的地方等下来后大家可以提意见,但现在对不起,是我说了算,下来后大家各自发表意见我再来接受不迟。

你们也还算用功,每天都坚持上座禅修,最差的也要做点早晚功课吧?但有没有贯穿整个修持过程的具体方法呢,我想不一定!修持佛法必须要有方法才行,这在密法里叫作窍诀,每个密法传承都有共同和不共同的修持诀窍,这些珍贵的窍诀实际上就是历代传承上师自己修持经验的汇集,没有他们的修行经验,光靠自己盲修瞎练是不会获得成就的。因此要懂得修持佛法的方法比修行本身还重要!方法掌握不好,纵然修起来也不一定成就,因为这个修持方法不对嘛,就相当于我从这里到广州,但我走错了一条路,往另一个方向去了,那就越走离广东越远。你不要说地球是圆的,我转一圈还会回来,那是笑话,修行不是幽默,所以方法不对,修持法门再好、再殊胜也不一定成就!菩提心的方法就是用功办道的中心法门,不管是禅宗或净土,还是密宗无上瑜伽,都是共同的,所谓佛法门门相通,指的就是根本之道,平常大家不是常提般若吗,般若大家都晓得是智慧的意思,但真正能从内心了解般若、证得般若的可能没有多少。所以我和你们说,就只能按诸位上师的开示来唠叨一番,因为上师都是真正的成就者!上师们的开示是:要想证得般若智慧,必须要发菩提心,唯有菩提心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但菩提心也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就是诸佛菩萨的智慧,也还是人人都具足的本性,我们天天修法修心,希望证得的就是这个,这是果位的菩提心,暂时不提,因为我们都还是初发心,还是因位的初机,所以要讲如何由发起世俗菩提心而证得胜义菩提心,就不能不讲三妙法。

为什么要讲三妙法?大家都是常随佛学的,都晓得佛教里有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区别是从龙树菩萨开始出现的,所谓小乘与大乘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主要就是在发不发菩提心上,发菩提心的人就是大乘,不发菩提心的人他就是小乘,所以说这个是最主要的啊,哪怕你修的是九乘佛法之顶颠的大圆满,如果你没有发菩提心,那你修的那个大圆满,就只能说是小乘的"小"圆满、而不是大乘的大圆满了。相反,虽然你修的只是小乘的法门,但是你发了菩提心啊,那你修的就已经是大乘了。可见这个发菩提心是如何重要了。不发菩提心的话你修的法再高也没有什么用啊!你还是小乘,所以小乘和大乘之间的区别就是在于发不发菩提心。

当然,发不发菩提心这个好讲,张三也会说,李四也会讲:"啊,修佛法就是要发菩提心嘛。"但具体怎么发菩提心?这个你还不一定回答得出来,发菩提心的时候具体要发哪些菩提心呢?现在来综归一句:就是要利他,就是要为利他而修行一切善法。这个"他",是指包括除了自己--"我"以外的所有众生,要以他为主,说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他、为他而作,这样想这样做的话就可以称之为菩提心了。这个发菩提心呢,也有四无量心啊、自他相换等等法门,但具体怎么发菩提心?就有各种不同的仪式、不同的方式了,但最主要的就是"三妙法",发菩提心当中就必须具备的"三妙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三妙法呢?现在请大家记住了,这就是:
1、 前行发心妙法;
2、 正行无缘妙法;
3、 结行回向妙法。

就是这三个,这三个妙法,也可以称它为三会归瑜伽,瑜伽就是相应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不管修任何法门,都少不了这三个法门,你都必须要和这三个微妙的法门相应才行,这就是会归的含义。包括你平常作了善事啊,好事啊,都要具足三妙法,否则你的修行,可能会落在人天乘上,也可能落在贪嗔痴上,因为你没有以菩提心来摄持修行嘛,发菩提心虽然是一个很广很大的概念,但具体到修法上,就是这三个妙法。

这个"三妙法"不复杂,做起来也很容易,任何人都应该说、都应该能够做到的一个法门,这个就叫"三妙法"。妙就是微妙、妙高的意思,堪布加造喇嘛给我们讲法讲开示,最重视的不是大圆满,更不是本尊法的生圆次第,就是这个三妙法啊,所以他自己经常笑说你们可以叫我三妙法喇嘛,他就说他就是个三妙法喇嘛。我今天讲这个,也就是把堪布的开示拿来翻录一下,Copy一下,反正这也没有版权,大家能得到法益就行。这个"三妙法"一词也是他的翻译,真是恰倒好处,其它也有些大德翻译成三胜法的,没有差别,意义一样,都很好。汉传佛教不是没有提到三妙法,到处都有,但好象没有较鲜明的归纳或总结,藏传佛法就特别归纳出来称为三妙法。大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行持上就不易发出真心,两腿一盘就上坐,他没有发心;再一伸腿他下座,并没有回向,一般这种情况在汉地较常见,即使他发心回向,但因不明理,马马乎乎就变成走过门了,如果没有菩提心作基础,还没上坐就会想着下座,这样的修行就不圆满,是不如法的,这也是为什么要着重三妙法的原因之一。

三妙法其实就是修行的三个要点:第一点要发菩提心--发心,发心就是这个三妙法中的第一个妙法,不管我们修什么法,做什么事,都具足这三妙法的话,那你修的都是大乘,修的都是菩萨道,修的是都要成就正觉佛果位的***。如果不具足这个三妙法的话,那你修的法再高也没有这个大乘的内容,就谈不上你是大乘修菩萨修佛法的人。

三妙法中第一个就是发菩提心。这个发心怎么发?这要掌握两个要点,这个发菩提心里面就包括两个小点,这两个小点中的第一个小点就是要为了一切众生。像一般不信佛法的人,其中也有一些发心高尚的,比方为了自已的国家啊他发愿做一些有益于本国本民族的事,或者是本团体的事,比起佛家来,他们发的愿就不大,太小了,是一种狭隘的利己发心。佛家发的愿是要为一切众生,所有有情无情都要同圆种智,平等发心。

为什么要平等发心呢?你可能也要问啊:"我们虽然都想从生死的迷乱中解脱出来,虽然都想证得无上菩提,但是现在是末法时代啊,象我们这样根器低劣的人,就是精勤地努力,难道真的有成佛的希望吗?"

祖师们回答:"如果真正精勤努力,那有不成佛的道理呢?"不要认为末法时代修行就没有人成就,大乘经典授记末法时代修很多无上法门都能成就的,不要动不动就把《大集经》抬出来:"末法时代,亿万人修行,罕一人得道"难道没有看到属于华严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说:"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又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佛陀在这里不是明确告诉我们:"菩萨及末世众生",菩萨能修成就的圆觉法门,末法众生照样能修持成就啊!其它大乘了义经典中类似授记多着哪,为什么就不重视?不相信呢?为什么一直要看瘪自己的天真佛性而高推圣境呢?!现在终于明白了吧,不管正法时期还是末法时期,修任何无上法门都能成就,因为法的本身,法性理体的本身是恒古不变的,起变化的是我们的心,说根器低劣,那是自己的发心低劣,说末法其实就是那颗虚妄的心在末法着啊!自己不肯承当,不肯相信,就是释迦牟尼佛再来也没有用、没有办法。

在大圆满的相关密续里,还有很多大德高僧都曾授记说:"末法时期,前八乘佛法将晦暗无光,唯有九乘之颠的大圆满要大放光芒。"呀,最高乘的佛法,在最末法的时期,还能度尽一切众生成佛,你说可不可以思议呢?!说来说去,就是不要小看了自己本来就是佛,因为我们一切众生都是具有那成佛之因--如来藏--的缘故啊!所以佛经不是再三宣说嘛:"一切诸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藏。" "一切有情皆悉具足如来藏。"为什么众生都具有这个"佛的因素"(如来藏)呢?藏传佛法噶举派的祖师冈波巴大师就总结了三个缘由:
一、法身空性遍满一切众生之故。
二、法性真如无差别(相)之故。
三、一切众生皆悉具足佛种性之故。

这大意是说:"法身空性遍满所有有情。"因为佛陀者就是法身;法身就是空性,空性又无所不周,遍满一切有情,所以一切众生悉皆具足佛性或如来藏的。再说,佛陀的真如和众生的真如并没有好坏,大小,高低的差别。因此一切众生皆悉具足如来藏,也就是要平等发心的基础。这就是一切众生能成佛的本钱,这个本钱不需要向外寻找,上至诸佛菩萨,下到帝王乞丐,乃至畜生、饿鬼及至地狱众生,人人都有这个本钱,而且人人都平等,在佛菩萨那里不会增多,在凡夫这里毫厘也不减少。我们都有这么大的宝贝藏着,要深信自己原本是佛,自己就是一大清净刹土,诸佛的三明六通、智慧功德及依正庄严等,一切都已具足,就怕你不去发现无穷的大宝贝、大宝藏,因此再也不要向外寻求什么奇妙,这个"一切众生皆悉具足如来藏"就是为所有众生平等发心的道理所在啊。

真正能作到平等发心,那心量就随着广大了,再也不是偏狭的发心,你的心量大了,照密宗说法,你的气脉就随之扩张,平常我们那些早已枯缩干瘪、乱七八糟的气脉就畅通了,这时你的生理就发生变化,气质等各方面就起变化,这是可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用你去下大工夫修气脉,照样有效果的,因为心物本来就是一体的。

在藏地,很多大圆满成就者就没有修这个气脉明点,真正有菩提心的如意宝,照样是决定获得大成就,我的根本上师亲口对我说他就没修气脉明点,另外,堪布的根本上师,大成就者明色仁波切也是专修大圆满,而没有修过气脉明点,他曾让堪布亲手去摸他的腹部,哦,确实就像个圆圆的宝瓶一般,还有明色仁波切的大小便是香的,是真正的大小香,这就是宝瓶气的成就!虽然没有修气脉明点,但通过精进修持大圆满,气脉明点的功夫也照样成就,这就是菩提心的成就!

气脉明点在藏地叫杂龙,很多汉族人都想修这个杂龙,为什么,他想得神通,确实修杂龙的人比较有神通,但不管多大的神通都没有菩提心的神通大。藏地就有这么个故事,一位修行者得了大神通,可以在天上飞来飞去,但当他飞过一为发了大菩提心的行者上空时,硬是掉下来,所以再大的神通也比不过菩提心的这个大神通。

因此,有生命的所有有生命的,所有众生所有有情的,为了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人类,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家庭。而是为了所有众生是第一位的;那么第二个就是为了所有众生我才修法,为他们干什么啊?地藏菩萨的大愿不是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吗?这就是要为了他们得到成就究竟佛的果位而修行、而度众生啊。为了他们得到佛菩萨的果位,就这样子发愿要解脱和成就,这样一来就清楚了:为众生是第一个,成佛、得到佛的果位是第二个,发菩提心就是这样,这个比较简单。

虽然比较容易,但平时不注意的话也还做不到,比如说你们现在正在上班的人、工作的人也同样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发心的,比方说你在一个医院工作,在去医院或看病之前,你就发这个菩提心,你不要仅仅为了生活而上班嘛,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嘛,你要发心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及离苦因、得乐及得乐因而做这个工作嘛,今天我即使只给一位病人治病,但我发心却也是为了所有众生,不仅仅是这么一个病人,而是为了无量众生而作这个事,并回向功德给所有众生都获得解脱,那么,你今天虽然只为一个病人瞧了病,实际上你已为所有众生看过病了,那这个功德就随着你心量的广大而广大了。自己也就真实得到了这功德,这个功德可以做因,以后就会相应地得到这个因的果,这个果就是将来获得佛的果位,以这个种的善因,最后得到乐的果,因和果相连,种什么因就获什么果,这就是宇宙中铁定的法则嘛。

所以说我们看一个病人的病也好,在什么岗位工作的人也好,做一件事如果以菩提心为前提,这样做的话,就把这个修持拿到实际生活当中来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觉得这样比较符合你们目前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在座的多数都是在家居士,不可能到寺庙里象出家人一样整天都在专修,所以说,我们用我们这种修行的方法就把菩提心拿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了,你就不至于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了。

三妙法中的第一个妙法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里面就具备了这两个要点。这里再补充一下,所有人最好都可以这样观想,在发心之前,观想一下佛法僧三宝就在自己前方虚空中,作为我们发菩提心的见证人和加持者,如果你得到过密法的传承,那你就观想皈依境在你的前方虚空中,当发心圆满后,再观想空中的三宝或皈依境中的圣众都很欢喜、都很赞叹、随喜你的发心,哦,你发了菩提心,就是菩萨了嘛,因此三宝圣众们就放光加持自己和所有众生,清净业障,最后全体众生化光融入自己,三宝圣众再化光融入自己的身心,就像水融入与水一样,三者无二无别。

现在说到第二个妙法,第二个妙法就是正行,前面这个发菩提心是前行。在这三个妙法当中的第二个妙法就是正行无缘,这个正行包括的内容就比较多,而且是非常深广、非常奥妙的了,因为无缘二字,已经包括了大手印、大中观、大圆满的见地与修法。无缘不是没有缘分的意思,而是心不攀缘的意思,当然,这也只是这是最外层的解释,也就是修法时,心必须专注在修持的法上,不要东想西想的到处打妄想。它既可以运用到我们修持当中,也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举凡修持佛法,从小乘到大乘都有正行,比如说我们今天念这个咒,念这个六字真言"嗡吗呢叭咪吽舍"(如果你读六字也可以,念七个字后面加一个"舍"字也行),就念这个一百遍,假如说你要念这么多,那念之前你先要按第一个妙法来发菩提心,你要检查一下自己是为了什么我现在要念诵这个六字大明咒,如果仅仅是为了自己和某些人的利益而发心,那就必须纠正过来,又比方今天大家很辛苦地到这里来听我讲这个三妙法,那你来的时候,你也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发心如何?动机如何?如果你说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或者说大家都去了我不去不行,或者说是为了我自己要增长一些佛法方面的知识和受用,如果是这样的发心就不对了,必须要改过来,应该为了所有如母众生成就佛菩萨的果位而念诵、而发心!这是第一个妙法,也就是前行发心妙法。

接下来就是正行无缘妙法,这个正念诵的时候就必须要专心,在佛法里头叫专注,或者称为制心一处,就是心要放在你念的咒语或佛号中来,不要想着其它东西。口里面念,心里面也要念,就是要都摄六根,作到心口一如,假如你口里念着六字真言,心里却想着其它事情,想到其他地方啊,这个就叫做言行不一致了,就不是我们所要求的正行。念六字真言的时候心里面也要念,口里面也要念,身体也要好好地坐着,不要东张西望、东扭西扭的,睡着或者躺着,就这样看起来很懒惰,不能这么做。念佛的时候身体的要求、口的要求,还有心的要求,这样就是对身语意三门的三个要求。

再举个例子如念佛的时候打坐,我们这里在座的人可能都经常打坐,但是在藏区,居士中打坐的人就比较少,一般都是念"嘛呢"的多,就是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实际上就和汉地念阿弥陀佛是一样的,我看到藏地的那些居士老百姓,那些老头子、老婆婆念嘛呢都是整天在念的,基本上是手不离佛珠的,所以两三年、三四年下来,他(她)就可以把一句嘛呢真言念上个一亿遍,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不象我们汉族一些念佛持咒的,啊哈,念了十万百万,就想不错了,然后还要到处告诉人家:"我持某某咒、某某佛号十万百万了,"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虽然藏地的居士持咒念佛的多,也很精进,但真正打坐禅修的就很少很少,除非个别真正给你传了这样禅修、自己已经掌握了禅修方法的人以外,一般很少有人自己禅修,为什么?因为在藏传佛教中,上师没有传授方法与窍诀,或是自己没有掌握好方法,是不好随便自己禅修的,特别是宁玛派的大圆满,更不主张没有得到正行窍诀前就瞎座的,没有窍诀的禅修就象冷水泡石头一样,泡一万年、几万年也还是一块石头啊!或者你坐在那里打打妄想,睡睡教,这和冬眠的动物差不了多少,只会浪费时间和生命啊!那样得不到真正的法益,没有窍诀与方法的禅修还远不如念诵皈依发心的功德大啊!宁玛派的大德成就者们都是这么说的。

其它传承我不太清楚,但按我们祖师(阿穹仁波切,就是阿格旺波祖师)传下来大圆满心髓传承的要求,如果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性,还没有悟到本来面目,那你还不能以打座来禅修,否则你的所谓禅修就是盲修瞎练、浪费时间。你必须要修好前行,就是大圆满的五加行,但我们祖师的传承尤其还重视《修心百日》的加行,这一来就有六个,最后特别是要修持上师相应法,猛厉祈祷上师,至少念诵一千万遍上师心咒。这样你就有基础、具足福德资量,上师给你传授正行后,自己真正得到本性的见地,这时再坚持打座禅修就真正上路,不再会浪费时间和生命,照此精进用功,就决定能获得成就。

但现在汉地很多学佛人都在禅修,如果按大圆满要求,都是还不能独自打坐,这个要求太高,暂时还作不到。然而有些人已掌握了些方法,有些人还没有得到什么方法,也没有上师给你传过禅修方法,但还是禅修,当然就算已经得到了一个禅修方法,如果得到了后怎么修?这个也有个正行,这个正行就是正行无缘,修的当中虽然我还不能以大圆满、大中观的见地来禅修,但至少,也就是最低要求,你不能说我这个人在打坐的时候,还有考虑、研究其他什么问题,还在想着张三、李四、王五麻的问题那就不行了。总之,不管是生活当中的问题,还是佛法本身的问题,这时你都要抛弃,都不要想了,单提一念就是专注,如果念佛就专注在一句佛号上,持咒就专注在一句咒语上,这样修的话也可以算是下等正行修持中的一部分,真正的正行当然还是大圆满和大手印,还有大中观的境界,就是中观的见,在进入这个净见中禅修的话就是最上等正行,这样的修持具足无量的功德,能迅速获得成就。不过没办法,暂时还做不到,就按下等的专注来修,也是具有无量功德,顿悟还是从渐修中来!就像你吃面包,吃到第三个时你就饱了,你不会认为早晓得吃第三个就能饱的话,那前两个我就不吃,而光吃第三个就行了。啊,我们不至于傻到这个程度,之所以第三个能饱,那还是前两个的基础嘛。

如果自己还没有证得大圆满、大手印的见,那么,还有一种很好的正行修法,那就是观照一切有为法都是变化无常的,观察万法无常,如梦、幻、泡、影一般,这样可以破除我们执著万法实有的贪执,我们凡夫的执著不外两种,什么两种呢?就是向外以心执著外境,向内则以心执著自内心,就这二种,害得你轮回的就是它,烦劳痛苦也都是它所造成的,因此要思维观察万法无常。

观察执著外境的无常,首先应该想到到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比方积聚的结果是散失,兴建的结果是倾颓,相逢的结果是别离,生命的结局是死亡等等。再次,以佛法用语来说,就是要观察外境器世界的无常和内境有情世界的无常。外境的无常有粗相和细相的不同;有情的无常则有自无常和他无常等等。

外境世界的粗相无常--你可以试想从下界之风轮起一直到上面的四静虑天,这当中的所有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坚固不坏或不会转变的。初禅天以下的世界,有时会被大火所焚,二禅天以下会被水所没,三禅天以下会被大风所毁。被大火所焚时一点都不剩,就象是把黄油烧化了一样;被洪水所毁时一点渣滓都不留,就象食盐溶化于水中一样;被巨风所毁时任何毛尘都不见了,就象狂风吹走灰烬一样。

外境无常的细相,就是观察四季的变迁,日月的升降以及诸法刹那生灭而有省悟,我们看见这些就会想到:"哦,这就是无常之相啊!"再仰观日月,从东到西升降循环,白天的时候,大地是明亮清晰的,到了夜晚却黑暗一片了,这不就是无常之相么?

再来观察诸法的刹那无常相--前一刹那的世界在后一刹那时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所看见的这个世界所呈现的存留相只是一种相似的幻觉而已嘛,就像是观看瀑布时,好似只看见一匹静止的白布一样。

至于自无常他无常,就是对死亡的认知,面对死亡,谁也无能为力,即使是佛陀,还有印度数千成就五眼六通的阿罗汉,汉藏等地无数的圣者大德,他们都已经远离了我们,何况是我们这班凡人。这样观察无常的话,可以培养我们的出离心,减少对物质世界的贪欲和追求,少打妄想,迅速进入禅修的理想境界。

那么,执著外境是自己的心向外执取,执著内心也是自己的心向内执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啊?哦,这就说明了"心"的执著才是根本问题,那么,心到底是恒常的呢?还是无常的呢?自己可以好好观察一下,到底是恒常还是无常?你说:"哦,我的这颗心,自己明白自己知道,我们都当下都是清清楚楚地觉得它是存在的呀,应该是恒常而有的吧。"

我说:"不然不然,请问你所认为的自己明白、自己知道的那个'心',你应该去观察一下,它究竟住在什么地方、存在于什么地方呢?比如是存在于过去吗?现在吗?未来吗?如果是过去,过去的已灭而了不可得;如果是现在,现在的又不住,才说现在,现在就溜走了嘛;那么是未来?既然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都不住心,那未来也自然没有存在和住心的道理,因为因与果是相联的,没有现在的因,就不会有未来的果。

又比方,你认为心是存在于一刹那中的,或者是存在于多刹中的。那你也可以看看,因为我们所谓的心,只不过是一串串连续的念头而已啊!如果你承认存在于一刹那当中,那么这个刹那中是否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阶段呢?假如承认的话,那么你已经违背刹那的根本意义了,就变成为多刹那了。" 如果说一刹那中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刹那就成为没有实性的东西,这个刹那就不能成立,刹那既然不能成立,那么心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

如果说只承认心存在于多刹那中,那也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嘛。因为,多刹那是由一刹那所累积而来。一刹那如果不能成立,多刹那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多刹那既不能成立,心存在于多刹那中的主张,也就不能成立了。

这样观察后,自然就会明白心不是什么恒常的了,心既然观察不到什么,那么,一切依"心"所产生的执著妄想就将自动解体而烟消云散了。

还有很多殊胜的观察方法,比如从自己全身内、外、中间去寻找等等,时间关系,就不一一提了,有发心的,可以研读一下《楞严经》中的'七处征心'和'八还辩见',其实那个就是大手印、大圆满啊!所以经名为'如来密因首楞严经',有这个'密'字在里头。如果经常这样观察思维,并运用到实际的禅修中,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的话,也就是正行,这就是《金刚经》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境界,虽然这个如梦幻泡影还不是大圆满的见地,但也称得上就是正行当中真正的正行了。

还有人这个他也做不到,没有这么高的境界,也没有这个大圆满的见,做不到的话,那就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意要淡淡的,心要空空的,身体要松松的,就这样不松不紧地,什么都放下不去执著,当然,也不要执着这个"不执著,"如果想着什么都是空的也不行,一切都空,空空空的,这是执著断空的修法,因此也要放下。只要保持一个清净的心去修持,这么去念佛,这么去做事,都可以算是正行,这个里面的正行是讲到了正行里面的不同内容,不同的根器的人可以掌握这些不同的正行。这修是大概的正行无缘修法,是三妙法中的第二个妙法。

第三个妙法就是回向,也就是结行,我们把三妙法说成是前行、正行、结行,结是结束的结,好,这个结行就是回向。你前面又是发心,中间又是正行,你的这次修持是有功德的啊,那你准备把这些积累来的功德作些什么用途呢?啊,回向就是这个意思。回向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这点功德,自己所做的这个功德、积累的资粮要给予什么人或作什么用途,就相当于这样的一个意思。

不管我们做了什么善事,修持也好,实际生活当中也好,做什么事情,比如你放生啦,赈灾啦,或是种种供养、布施和修法等等功德,自己所得到的这些功德,都要回向给所有六道众生,不要只回向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这和第一个发心妙法是一个道理,心量越广大的话,成就就越广大。不管是修法获得的功德,还是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修行的善业功德,最后你是必定会得到这个相应乐的果报的,但这个果报,你就必须发心把它布施、给予别人,给予六道所有众生,这样发愿的话就是三妙法当中最后的那个回向妙法。

为什么要回向给六道一切众生?为了他们得到佛菩萨的果位,就为了他们得到快乐,为了他们得到利益,就这么想。其实这个回向和前面的发菩提心发心,实际上都是菩提心,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后面这个,主要是在于我这个功德要给予一切众生,为了所有众生得到解脱和成就佛的果位。

虽然回向很简单,只要真心发愿给予就行了,可以这么想的人不少,但做起来也许还很不容易,西藏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婆,上师给她传法时教导说,你一定要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六道众生啊,使他们都能得到佛的果位。那个老太婆当时就说:"哎呀,这怎么行!我自己都不够,我这个功德舍不得给他们,不行不行,我就不给他们。"她就这么说,实际上她自己也真没多少功德,真这么想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她不懂得其中回向的功德,回向有很大的功德啊,给予众生了,自己的心就真正空了,禅宗里面说:"心空及第归,十方选佛场",你和法身功德相应啊!这个功德比以前自己所做、所修法的功德不知还要大多少千百万倍呢!她不知道这点。她认为我有个东西,我今天这个功德给他了,我自己就没有了,她就这么想。

但这个回向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其实回向得越广大,自己获得的功德就越大,如果你只想着给我的亲戚、给我的朋友、最多给我的家乡人,结果你的功德就只有亲戚朋友家乡人这么多啊。如果你能够给一个国家或者是全人类,那你的功德就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全人类那么多,假如你是给六道所有众生,六道众生包括了虚空法界的所有空间啊,如果你再加上时间概念,就是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就已经包括所有时间和空间了,啊,这样回向的话,那你的功德,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都不能容了,何乐而不为呢?!自己的功德增长了,哪个不愿意嘛。所以说就自己所修的这些法,修法的功德要回向给六道众生,为了他们得到解脱,为了他们得到佛的果位、成就佛的果位。

我曾遇到一两位居士,虽然他愿意将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但最后他说他还是不愿把功德回向某某他特别讨厌、特别恨着的几个人,他有一大堆的理由就是不肯回向给他,我就讲了一番显宗发心的道理和好处给他听,但他说你这些理论我都知道,但我还是放不下嘛。所以在他的回向就变成了"除了某某外,我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其他所有众生",因为他还是学密法,得过密宗灌顶传承的,所以我用了点以密法的道理来启发他,这个本来还不能随便泄密的哟。按照密宗的道理,所有的四圣六凡,诸佛菩萨的无边刹境,乃至广大如华藏世界,其实都没有离开自己的身心气脉。就大圆满密法来说:在一切众生的三脉四轮中,在心中的脉轮里本自就具有四十二位寂静尊,就是慈悲和相好庄严的佛菩萨,这四十二尊就能包括一切华藏世界中所有慈悲像的佛菩萨啊,这在密宗中就称为文坛城。那么在头顶中的大乐轮里,本来就具有五十八位忿怒尊,就是现威猛怖怒像的佛菩萨。这五十八尊能括尽华藏世界中的所有威武像佛本尊,在密宗中则称为武坛城。那么,这个心***的四十二尊和顶中大乐轮的五十八尊,合起来就是一百尊文武本尊,你们有的可能读过《西藏生死书》或《中阴救度法》这两本书,这两本书都讲到这个一百尊文武本尊佛。好了,如果把这一百尊一层层地放开,就有七百二十个大坛城,再放开就是华藏世界啊。所以说华藏世界就在我们众生的自性脉轮当中啊。因此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修亦不能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这个和回向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着哪,既然六道四生本来都在自己的身心脉轮中,如果你要成佛,你就必须要打开这些身心脉轮,把这个六道四生都转成诸佛菩萨的极乐净土,密法中就叫作把八万四千的烦恼浊气转化为智慧气。你不希望某一位众生成佛,不愿把功德回向给他,那其实的结果就是,你不愿意打开你自己身心内的某一脉轮,这样的话,你还能成佛吗?所以你看诸佛菩萨的愿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啊!其实这个密义就在这个里头啊!因此成就别人实际上就是成就了自己!我这样一说后,他认为是太有道理了,他从此就不再讨厌那些过去与他结怨的人了,他的回向功德就真正做到了。啊,这个是个秘密,虽然是个密宗的秘密,但是显宗里面也有啊,比方天台宗"一念三千","一心具足十法界"等等,实际上都是一回事。

"三妙法"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基本上是按堪布喇嘛的讲法来讲的,我自己是说不出这么殊胜的法啦。具足了这个"三妙法"也就是具足了真正的菩提心,具不具足菩提心的修法,它的功德大小就相差很大哦。佛经里面讲到我们这个发菩提心的修法,修了这个三妙法的话,就象你把这个一滴水如果放在石头上啊地面上啊,它很快就会干掉的,干涸了,没有了;但是,如果你把这一滴水放在大海里面,在大海没有干之前,你这一滴水不会、永远也不会干的啊!就相当于这样子,印度的寂天菩萨就是这么说的。

又比方我们平常说:"一念嗔心起,烧毁功德林,"你如果不回向,那你千辛万苦所修来的那点功德,一次小小的脾气就把它全烧完啦!你还要从头积累啊!因为我们现在还都是凡夫,谁也免不了有烦恼过失的,但是如果你当时已经及时回向,把你那一滴水的功德,回向融入到诸佛菩萨的功德大海中,那你就完全不用担心再被烧毁了嘛,也就是说,在没有究竟成佛以前,你的功德、资粮只会节节增长,永远也不会退失的,这一点说明了我们所修的一点法,所修持的一点功德,一定都要回向给六道一切众生,要回向到菩提、修菩萨道的这个大海里面,自己没有成就以前,就不会耗尽也永远不会消耗,不会浪费掉这一点功德。

总之,三妙法的发心修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堪布喇嘛常提到他的根本上师明色仁波切就很重视讲说这个三妙法,他说:"修任何法就必须要具足这个三妙法,具足了三妙法就是最好、最大的修持方法。因此说修持佛法的方法比修行佛法还要重要。"现在我们不管修持哪一个法门,或者是具体到哪一个仪轨,或者是实际生活当中所做的事,都具备这个三妙法的话,你们所修持的佛法就很有意义了,不但能真实地获得法益,而且会很快会得到成就的,这样就没有浪费暇满难得的人身啊,希望大家各自努力。

最后也要集体回向听法、闻法的功德,这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三妙法中的回向妙法,我们把这个闻法听法的功德,加上自己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所有的功德福德,再加上所有上师三宝的无漏功德,所有有情众生所行善业的一切有漏功德,注意不光是自己的功德,而是这四个功德的总集,全部都以三轮体空的方式,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离苦及离苦因,得乐及得乐果的正觉佛位!另外,我们还要回向并祈祷所有大德上师、善知识们身体康泰,长久住世,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好!就这样回向!

(后集体回向讲法、闻法功德。)
(可岚 整理)

注:下来有居士请问这问题,师傅解释说:"我完全相信这是事实,因为这是有"持戒王"称号的阿松堪布亲笔写在仁波切《传记》中的,而且阿松堪布本人就是一位希有难得的大圆满大成就者。但也可能指的是藏族弟子或是那些得法后真正起修的弟子,因为很多人得法后,尤其部份汉族弟子得法后都没有或很少实际修持,这就辜负了上师传法的恩德,即算在上师那里认识了明智本性,如果不再修持也还是没用。何况大多数人都在得法后经过自己长期努力修持才可证得!……"又说:"我自己在辽西依止仁波切的期间,就问过一些喇嘛师兄弟,确实是这样,最差的有一位从西藏扎亚(地名)来依止仁波切的扎巴(一般普通的出家人),他完全没什么文化,可能属于资质比较差、比较笨的人,虽然一点也听不懂上师的传法,但丝毫也不减少他对上师如佛般的信心,并天天精进用功修持,结果他用两年时间证得大圆满的见地,据说是在仁波切所有弟子中,证得见地所花时间最长的一位,现在的他就是一位很自在的行者,除每天打打坐,其他什么仪轨都不念,整天都自自在在,而且仁波切还赐授他一顶喇嘛的帽子,授权为具资格传法的金刚上师。所以最终能不能成就,还是取决于自己的信心和精进与否。"


页首
 用户资料  
 
帖子发表于 : 2015年 2月 24日 周二 5:48 pm 
离线
初来乍到

注册: 2012年 5月 6日 周日 6:14 pm
帖子: 3
三妙法及禅宗三妙法(上)

2013.12.14
文字整理:妙果
核对、校订:禅心


一、 缘起
二、 三妙法
(一) 什么是三妙法
(二) 第一个妙法:加行发心妙法。
(三) 第三个妙法:回向妙法
1.邪知邪见的回向
2.正知正见的回向
3.佛陀的比喻:一滴水融入大海
4.什么是有毒回向和无毒回向?
5.什么是“三轮体空”?
(1)施者空
(2)施物空
(3)受空
(4)三轮体空无毒回向的替代法
(四) 第二个殊胜妙法:正行无缘妙法
1.显分福德,如何才能不被烦恼所缘境毁坏?
2.二取执与般若智慧
3.能暂时替代正行无缘的相似般若见
4.观修的“三轮”
5.经典中“以幻修幻”的方法
6.有执无执、福慧二资粮与色法二身的因果关系

三、 姑妄之谈:禅宗祖师们的“三妙法”

1.第一妙法:即心即佛
2.第二妙法:非心非佛
3.第三妙法:平常心是道




一、缘起

大约在十年前,我曾讲过一次《三妙法与菩提心》,这十年来可能再也没有(公开)讲过了,再也没有认真讲过这个三妙法,这是不够重视三妙法的缘故啊,所以那天我们在内群中提到三妙法,我就想在我们共修的时候,再来好好讲讲三妙法,学习一下这个三妙法。

可能我们很多人都听过,都知道这个“三妙法”也叫“三殊胜”。(好像看到群里讲有的说要录音,你要录也是可以的,我不知道会讲得怎么样,你要录也可以,因为三妙法是很基础的嘛,所以录了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我们学解脱道的佛法,都知道这个藏传佛法里头讲“三妙法”,藏传佛法里头无比重视三妙法,其实我们汉传大乘佛法里头也是一样的,像我们显宗的《朝暮功课集》里,每个仪轨都具足三妙法。总之,无论是藏传、还是汉传,乃至一切乘的佛法,无论我们修什么法,修何等的行,都必须以三个妙法来摄持、把握自己的一切修持、一切行持。

二、三妙法

(一)什么是三妙法

那么什么是三妙法呢,宁玛巴的大遍知龙钦巴尊者这样说到:

“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
结行回向引摄全善根,
行往解脱之道三妙法。”

第一句中“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这里讲到“加行发心”和“正行无缘”的两个妙法。然后是“结行回向引摄全善根”,讲到“结行回向”的妙法,最后一句话是总结,“行往解脱之道三妙法”,行、住、坐、卧,乃至日常所有的行持,都要以这个三妙法为总摄,三妙法要看做自己的眼睛,正法之眼、正法眼目般。这样讲我们都明白了,很简单,藏传佛教讲的三妙法:“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正行无缘”和“正行无所缘”都是一个意思,我们后面会讲的。然后是“结行回向善根”。

“三妙法”这个词是觉海堪布这样翻译的,其他的上师,比如像色达呀,还有其他的上师一般都翻译成“三殊胜”,就是三个殊胜的方法,我觉得堪布师父的翻译,更相应我们汉族人、汉传佛法的意境,例如我们汉传中的《妙法莲华经》(《法华经》),“妙法”,即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殊胜之法,智者大师当年单单讲这个“妙”字,都讲了90天,以说明妙不可言,深妙不可思议,所以堪布师父他翻译成三妙法,我觉得喜欢。

(二)第一个妙法:加行发心妙法。

首先是第一个妙法:加行发心妙法。

加行妙法讲的就是:诶,我们起初、最初,学一切的佛法,做一切的修持,你最初那一念的发心是什么呢?你有没有看到过呢?最初的那个起心动念,你不要懵懵懂懂、毫无觉知的哦!你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知自己、了知到自己的内心,究竟是用了个什么样的殊胜之方便,以什么样的发心、什么样的念头,来摄持你座上、座下,乃至日常行住坐卧中所有善根的呢?

比方讲,哦,我们每座修法之前,大家都要这样发心,就像我们刚才共修时念到的皈依发心,我们每次共修之前不就是这样发心的吗?——“我今不为自求人天福报,但愿与法界一切众生,证得原始普贤王如来的果位!”

这个发心就很好,平常我们都是这样发心的,我自己上座禅修的时候也是这样发心的,和大家共修的时候也是这样发心的,这个发心文不是我创造的呀:“我今不为自求人天福报”,这是我们汉传大乘佛法里头、早晚功课集里头也都有的。“但愿与法界一切众生,证得原始普贤王如来的果位!”这个是松吉泽仁活佛,我们的根本上师,他老人家传正行的时候教我们这样的发心。因为宁玛巴最原始的佛陀,法界里面第一尊的佛陀,称为原始普贤王如来。所以我们的发心不是为了自己一点点的利益,求一点自己想得到的人天果报,乃至于只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来发心的,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究竟的解脱利益“不为自求人天福报,但愿与法界一切有情众生,一同证得原始普贤王如来的果位”而发菩提心。

能发心者是一道“铁钩”,所发的心呢是“铁环”,铁钩、铁环这两者需要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刚才的发心,能发心者的铁钩,要和其他一切众生解脱利益的这个“铁环”牢牢系在一起!“环”是一切其他众生的利益,我们自己的发心之钩,是要把所有的众生,从痛苦和痛苦的因里面解脱出来,并把他们都安置到圆满正等正觉、佛的果位,普贤王如来的果位,这个就是一个铁环,我们的发心要和这个铁环紧密的摄持在一起,这个就是第一个加行殊胜的妙法、加行妙法。

加行妙法就这样很简单的讲一下。总之,从每天早晨起来一睁开眼、从呼唤上师开始,然后经历白天做的所有功课,日常所有的善根、所有的善行之前,你都注意看一下自己内心的念头,不要懵懵懂懂、毫无目的的去做任何事,意思是没有看到内心的念头,失去了觉知。

比如今天我去放生,也要想想不是为了自己的人天福报,我的发心就是要把众生都安置到究竟圆满的解脱道,把所有的众生,都从痛苦以及痛苦的因里头解脱出来,让他们都证得普贤王如来的果位,发这样最上的菩提心。总之内心里面,需要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发心或发愿,哪怕只是佛前点一盏灯,上一枝香……这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看起来非常微小的善行,也都要以这样的发心来摄持自己的动机。


后面两个妙法就是“正行无缘”和“回向妙法”,现在我们跳过中间的“正行无缘妙法”,先来说第三个的回向妙法后,再来看第二个正行的无缘妙法。

(三)第三个妙法:回向妙法

回向妙法,是能让我们所修的善根福德,获得日日增长、随时增长的一个胜妙法门,也就是回向殊胜妙法。

1.邪知邪见的回向

讲到回向妙法,我就会想到90年代的时候,我曾遇到一位出家的尼姑、尼师,这位尼师呢她很有意思,她也修一点苦行,比方辟谷,听说她长期不吃饭,有人讲她一年、两年不吃饭,这个我也没有看到,大概她经常不吃饭辟谷……(但是)她有很多方面的知见不正确,比方讲她在教她的徒弟、信众的时候,比如拜佛呀、念经啊,她教他们千万不要做回向:“你们拜了佛之后、念了经之后,做不得回向的哦!”她就这样教她的弟子、信众们,她的理由就是:我自己都没有成佛啊,我好不容易修来的一点点福报和功德,你让我一下子全都回向给其他人、众生,那我自己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那么不少她的弟子,对他们师父的话深信不疑。今年本地的一位居士也来跟我讲,她最近随喜助印了一本弘扬净土法门的书籍,她们把这本经书印出来之后,她觉得有些不对劲,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里头(的开示说到)功德不可以回向!说凡是修净土宗、念阿弥陀佛的人不可以回向功德,功德要好好留在自己身上,你把自己念的阿弥陀佛功德都回向掉了,那还拿什么做资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哎!一本弘扬净土法门的书说不可以回向功德,讲凡是念修阿弥陀佛的人都不可以回向!所以她想想不对就来问我,她说这本书上讲念阿弥陀佛的人,没有往生净土之前千万不要回向,你不可以回向,一回向就什么功德都没有了,往生极乐世界的本钱也没有了,都布施掉了。

那我就跟这位叫大珍的居士讲,下次再看到类似的书你就不要助印了,这样的书传播出去,那些没有稳定的、正知正见的人,就被这样的书给误导了,被这样的邪知邪见给害了,你随喜助印,那么你也就随喜了这种可怜的邪知邪见,会伤害、摧毁那些尚没有正知正见之人的慧命,罪过呀!有些人是初学啊,你这样一讲他就信了,他觉得这是蛮有道理的:(他想)我好不容易修了一些功德放在口袋里保存着,你却要我掏出去全部给了别人,那我不就都没有了吗?

2.正知正见的回向

把所有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真的就会消耗掉、漏失掉自己的善根、功德吗?有这样想法的人,连佛法中最根本的无我智慧一点都不懂,何况这话还是从一位出家师的口中讲出来的,简直是给我们出家人的脸上抹黑呢,作为一位出家师,连这点最起码、最基本的正知正见都不具备,这个真的不好意思呀!

学佛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找出漂泊轮回三有痛苦的原因,然后加以断除。找出来了,看清楚了,你才可以断除它,对吧?之所以漂泊在轮回,它的原因是什么呢?乃是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累积的、根深蒂固的两种顽劣之执着,也就是我们在讲修《基础禅观》时着重讲到的——“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也是一切佛法诸乘修持的唯一之核心:破除、摧毁这两种核心之执着,证达“无我”的解脱之境)。

有“我”就会有轮回,“我”都没有了,“我”的源头断除了,那么又是谁去轮回呢?轮回的又是谁呢?对不对?所以我们看回向妙法,也是一种随时破除我执的修法哦!为什么呢?因为你无私地,把自己所有的善根都奉献给一切众生,这个不就是无我的情操吗,无我的境界吗?回向的时候契合无我,这就是和无我相应的开始、断除轮回的开始嘛,这才是真正获得回向功德、实相功德的一个方面。

3.佛陀的比喻:一滴水融入大海

另外一个方面呢,从世俗如幻、世间显有的福德方面来讲,回向一切善根给众生,不但不会消耗掉自己的善根,反而会将自己累积起来的那么一点点善根种子,翻成无量虚空,尽虚空遍法界都不能容纳,不会损坏的,这样一个广大无边的一个功德海,为什么呢?佛陀他打了个比方,这个比方我们都明白、晓得、听过的,一滴水你要让它不要干涸掉,比方说你把一滴水放在一块石头上,还不是放在太阳底下,不要等太阳出来,一会的功夫这一滴水就消失掉了,这是你保存的方法不对,你保存的方法不够智慧。有智慧的人呢,为了让这一滴水永不干涸,而且这一滴水能增长到无量无边,他的办法就是把这一滴水放到大海里面去。一滴水融入大海中,这一滴水就跟所有的大海水分不开了。

那么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你这一滴的水也不会消失掉,是不是?所以我们在回向功德、回向善根的时候,你也要把自己一座修来的功德,或者自己今天修持任何善根的功德,哪怕是燃一支香,佛前点一盏灯,磕三个头,给蚂蚁布施一粒粮食等等最微小的善行,你都回向到大海里头去——诸佛菩萨的功德海!

正像把一滴水融入大海里去,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你把自己所有的善业功德都回向、保存在三世一切正遍知诸佛菩萨的圆圆果海中,那么你这一滴水的善业善根功德,马上就跟诸佛菩萨的功德海没有区别了。诸佛菩萨功德海是遍满虚空、周流三世、含裹一切时空的,永不干涸、无穷无尽的,所以你把自己这一点善根,放在这样妙不可言的地方,是最保险的,你把自己一丝一毫的善根都回向诸佛菩萨的功德海里面去,这样生生世世直到你圆满成就佛果,你的善根功德再也不会被其他的所缘摧毁、耗尽掉了。这个保险,世间那个什么太平洋保险公司都不能比其一根毫毛的了,真正的稳妥、无后顾之忧!

4.什么是有毒回向和无毒回向?

那么回向妙法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明白什么是“有毒回向”、什么是“无毒回向”,这也是巴珠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讲到的要点。

“有毒回向”,好比我们吃的美味佳肴里头呢,掺入了一点点带毒的东西,好比我们去外面餐馆,吃的都是地沟油,带了一点毒,盐巴是工业用盐,又带了一点毒,菜里面不是有农药,就是激素催长的,看起来很好,吃起来味道似乎也不错,但是预后不佳啊,你会慢慢中毒的哦!那么回向里面的毒呢,我们先讲“有毒回向”,也叫“带毒回向”或者“染毒回向”,这是讲你在回向功德的时候呢,没有用到“三轮体空”的这样一个见地来做回向,换句话讲,你强烈地执着三轮它是真实的实有自性,以一个实有的见地去做回向,这样的回向它就是带毒、染毒的不清净回向。

5..什么是“三轮体空”?

(1)施者空
那么什么是“三轮体空”呢?回向的时候,首先你要观察了知,在回向妙法里面,并没有一个实在自性、能回向功德的真实之我——能回向功德的那个人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并不具足真实的自性。并不具足真实自性真实的人,这个就叫施者空、施空,或者能布施者空。

能布施的那个人是空的、假有的、非真实有的。讲到这个时候,我们都知道古月禅堂很重视的《基础禅观》引导法里头,就是从勘破强烈的“人我执”这里开始起修的。

《圆觉经》里面讲到众生的执著,第一呢他是强烈地执取了四大之身做我,“以四大为自身相”,把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起来的元素相,强烈地执取为“我”了,所以这是《基础禅观》中第一层面需要做的修持,以踏踏实实勘破“身我相”的执着。

突破以四大为自身相、身我相的修持,就从凝视四大中的三十二个部分去做引导,质疑身蕴里头是不是真的具足了“我”的自性呢?通过四大三十二个部分的仔细凝视、质疑之后,结果就会像亲眼看到放在手掌心的果子一样,会亲验到身蕴四大里头,除了一连串的、刹那刹那流动变化着的生灭无常以外,其他什么“我”呀,“男人”呀,“女人”啊,什么“老人”啊,“中年人”啊,“青年人”啊,什么也没有发现到,你只会发现里面一连串的生灭无常变化着,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是我们修基础禅观里面的第一个修法。

基础禅观的第二个层面,是勘破攀缘“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把六尘缘影的心,认取为实有自性我,所以第二个层面的禅观,是引导、凝视六尘缘影的心相,凝视后并生起质疑,一切一切的心相里边是否具足实有之我呢?

经过这两个层面、脚踏实地的实际观修之后,我认为、也应该会自然而然地生起身蕴中“无我”的确定来,自然而然地生起身和心相里面并不存在一个实质之我的了悟,生起了和身无我、心无我相应的禅定,这时候你再回向功德、布施功德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贪求人天福报啦!人天福报是有漏的善趣之因,人天福报当然也很好呀,我也想要嘛,但是它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它不是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决定因,解脱轮回的决定因还是无我的智慧啊,这个要搞清楚。

(2)施物空

能布施者的空、能回向者的空,这是三轮体空的第一个。其次要明白、了达并没有一份真实自性的功德。所回向的善业功德,它的本质也是空性的、没有真实实有的自性,这样凝视观察它的话,你所修的法中,真正存在实有自性有的功德吗?如果有的话你就拿出来啊,看一下它是什么颜色,是红的吗?白的吗?黄的吗?蓝的吗?体积多大?它有形象吗?三角形的吗?四方形的吗?如果它是真实有自性有的话,那它就会有属性,就像刚才所讲它有颜色吗?它有形状吗?它有特定储存的地方吗?

仔细观察后结果发现,所修的善根啊本来也是空性的,明白了这个,看见了这个,就叫“施物空”,布施给对方的功德本来也是空性的,了知了这一点,亲见到这一点,那你也不会吝啬自己的功德、不会贪恋自己的善根了。就像前面讲到的尼师,她的本质是先执着了有一个真实自性的我,有一个真实自性能布施、能回向者的我,然后在这个真实自性的我上,随后就贪恋或吝啬自己所谓修来的功德了:“我念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以给别人……”,她的发心源于我执吝啬的这样一个贪吝之心,这个心不是佛法的智慧之心、慈悲之心哦,而是我执之心、吝啬之心!这样的贪吝啬之心能和阿弥陀佛相应吗?不会的!这倒和饿鬼道的众生有些相应了,因为吝啬因,是投生饿鬼道的因嘛!

(3)受空

三轮体空最后还有一个“受空”,接受的受。受空,按照我们汉传佛教大乘佛教来讲,第一个是施空,第二个是施物空,第三个是受空。

“受空”,既了悟到没有真实自性能布施的人、即能施者空后,于是你也自然而然了悟到,那个所谓接受布施功德的,接受回向的那个对象、受布施者啊,他也是没有一个真实自性之我的!既然自己也是由四大组合,既然禅心也是没有真实自性的,身蕴乃四大组合之相,心相乃六尘缘影的生灭妄想,所以随便到了哪一个对方,如宝华也好,妙祥也好,所有的人也好,他也是一个“四大”以及“六尘缘影”的组合相,也是找不到真实之自性我的。

“受空”做到了的话,会有什么好处?(真做到的话)你就不会执著回向的对象了!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他回向功德的时候,他会挑选自己喜欢的对象,他自己喜欢的人,亲爱的人,念念不忘的人,跟他贴心的人,就把功德回向给他们。然后他会排斥自己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人,这是一种。还有一种,自己布施之后,对布施的对象生出傲慢之心,好像我布施了他,自己就有了优越的地位,我们有的人布施一点财物给其他人,潜意识里面埋伏了一种优越的地位感,显示出我比你好,我比他有钱、有地位,认为自己对接受布施者有恩德,这些都是傲慢心。这种微细的心理不去观察它还真看不见,这就是执著了布施的对象、回向的对象之缘故。所以讲三轮体空里面少不了受空,回向的对象,布施的对象,也要给他观成空性。

真实了达了三轮体空、不染毒的清净回向:能布施的人自性空,所回向的功德自性空,布施的对象、受者自性空。了达三轮体空清净的回向就是真实的无毒回向。这样去观察真实无毒回向,它是以《金刚经》、《般若经》、《心经》中的般若空性之智慧来做摄持的,般若智慧不仅仅在回向中用到,实际上你应该贯穿到自己所有的日常生活当中,一切的修持里面,一切的行住坐卧里头、正见里头。也就是讲,你所有的慈心、悲心以及行持等等,都要和这个相应才可以。

估计我这样讲一定有人和我这样讲,跟我来汇报,师父你讲的三轮体空回向也太高深了,你说要跟空性相应,要和般若智慧相应,我还是个初学者,这个我哪能做到呢?

不错,无毒回向是有点高难度,不要讲初学者,就是学佛十年、几十年的老修行也不一定能做到的,除非他是亲见本性智慧、开悟了的人,那怎么办呢?不要紧,我告诉你,这个你做不到,诸佛菩萨以及传承上师们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能替代无毒回的方法。



三妙法及禅宗三妙法(中)
(4)三轮体空、无毒回向的替代法

回向善根的时候,有一个替代三轮体空无毒回向的方法,古月禅堂每一本法本后面的《谛实回向文》中,有个总摄功德的要点,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回向文中不但将自己的善根,“以此禅修(共修、荟供、放生……)的功德,以及三世所修的一切功德,”不仅只是把这一世的功德,我们是把过去无始以来就已经累积的功德,以及未来生生世世将要累积的功德,还有现在累积的善根,这叫三世累积的福德资粮,你都要没有高,低,大,小,没有种种差别相、分别相地总集起来,总集到自己的一心,然后回向到诸佛菩萨的功德海里面去,这是总摄自己善根方面的要点。

另外还要总摄其他三个方面的要点,回向文中怎么说的?“诸佛菩萨的无漏功德”,诸佛菩萨是无垢、无漏的功德,下面一句话“一切众生的有漏功德”,因为凡夫他累积的是有漏智慧、有垢功德,可能还是带毒的,有真实自性的执着在里面,所以叫有垢、有漏的功德。这四个方面:自己这一座、这一次所修的功德,以及自己三世以来所累积的功德,诸佛菩萨的无漏功德,一切众生的有漏功德,全都总集于自己一心,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及离苦因,得乐及得乐果正等正觉之果位!

一切众生没有不想远离痛苦、获得快乐的,人人都想幸福快乐,但是众生颠倒,为什么说他颠倒?因为他们求幸福快乐的方法,那个离苦的因啊,种下去的因啊,他往往是颠倒错误的,所以我们这里讲要离苦因。我们看很多人求幸福快乐的方法,往往是牺牲其他有情的幸福快乐而获得的,比如餐桌上,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多少生命就牺牲掉了,自己的幸福快乐,是建立在牺牲其他众生的幸福快乐这基础上的,甚至是以其他众生的生命换来的,这就是典型的颠倒因!颠倒的因只会获得痛苦的果,只会获得苦果而已。

佛陀为我们开示了获得幸福之道的最基本原则,你要获得最基本的幸福之道,快乐之道,那就要奉持好五戒十善,从现在起,你的日常生活都要以五戒十善为准则,这就是你离苦因、得乐果的开始。

“谛实回向文”后面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假如这四个方面的总集回向你都没办法念的话,有的人他很忙啊,他忙得和国家总理一样,好不容易抽十分钟上座,中间又看了五次手机上的时间,然后匆匆下座,虽然你再忙,但是在下座之前,无能如何也要做个最简单的替代回向:“亦如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云何回向般,我亦如是、普皆回向”就这句话,这么一念也就相应了无毒回向的替代品。总之,我们做不到真实三轮体空回向的话,就用能替代的方法去做相似的回向。

为什么要做这个三轮体空的真实回向或无毒回向,无毒的替代回向呢?前面我们说到“善根不会被其它的所缘毁灭摧毁”,这句话里有一个关键词叫“所缘”,正行无缘妙法中的“无缘”,就是对这个“所缘”来讲的,意思就是“有所缘”和“无所缘”。善根被其它的所缘摧毁或者毁灭,这个能摧毁善根的有所缘指的是有所执着的对境,执以为实有自性的对境,这个是有所缘的意思。


(四)第二个殊胜妙法:正行无缘妙法

三妙法中讲到的第二个殊胜妙法叫“正行无缘妙法”。这个妙法讲的是我们所修的善根、所行持的善根啊,不要被有所执着的“所缘”给破坏掉了。一切执以为实有的执着和这个“无缘”、“无所缘”不相应的。修持善业的时候,哪怕只是佛前燃一枝香,点一盏灯,磕三个头,你都能够远离实有自性之所缘的话,这个就叫做正行无缘殊胜妙法也。

1. 显分福德,如何才能不被烦恼所缘境毁坏?

从烦恼心行的角度讲,贪、嗔、痴、慢、疑五毒烦恼,烦恼的所缘是能够毁坏我们累积的善根和修持的对境等,比方佛门中经常讲:“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怒火能烧功德林”等等,你好不容易修了些功德,但是今天在某个境上、某个所缘上大动肝火、大发脾气,这个就像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讲的: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集施,
供养善逝等,一切诸善行。”

——哦,根桑在问:“既然功德的自性为空,那么火烧功德林,功德真的会毁灭掉、消失掉吗?因为功德自性为空,所以应该不会。”

根桑问的这个问题,是没有明白功德中的显分(他所问的问题,是从功德的本性空分的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一般我们谈空的时候,有人就会忽视了色(显分),而谈色(显分)的时候呢他又忽视了空分,要知道“无为”的空分,能累积我们智慧的资粮,未来成就佛陀法身的果位;那么显分呢,“有为”的显分能为你累积福德资粮,未来成就佛陀的色身、相好庄严的色报身呀!这个色身、报身的功德,为显分所摄,在显分的显现上却是有无常相、污染相等等的。

在显分有为法上,嗔才起心,就在这么一刹那,“一嗔能摧毁,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一切诸善行”这个嗔心火啊,千劫所修来的布施、忍辱、持戒等等功德都能摧毁,故“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在累积善根以后,我们都能及时做“无毒回向”的话,那么一切有相的功德、显分的福德,尽都回向到诸佛菩萨的功德自性大海里面去、融入无别的话,那么在大海没有干涸之前,你这点融入大海的功德也是不会干涸的,因为诸佛菩萨的功德海是不可能被摧毁,那么上面讲到的所缘境的烦恼过失呢,也摧毁不了如法回向后的功德海。

“以如幻之我,修如幻之行,证如幻之佛果”,这是《大般若经》里的观点,经典上的原话我不大记得,大概是这样的。“修如幻的行、得如幻的果”,那么如幻的色身、报身这两种成就,要配合诸法的显有方面、光明方面修得。有相、无相不能割裂开来,它是不二双运的,我们的毛病是说“空”的时候落“空”,谈“有”的时候又落“有”,“空”与“有”老是割裂开来。

为什么提“嗔是心中火、怒火能烧功德林”呢?我们这里还是强调“无毒回向”的殊胜和重要性,如果你能及时把所修的功德回向的话,回向到诸佛菩萨的功德大海中去,那么平时你即使发了个脾气什么的,也烧不毁你那点有相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你都已经回向、保存到诸佛菩萨的功德海中去啦!哦,你保存到法界中最保险的保险柜去了,所以你现在偶尔发了个脾气也烧不掉它,这个多好啊!

反过来,假如平时你累积善根后从来不做回向,没有如法回向善根的话,那么你那点善根,会很容易地被其他烦恼的所缘给毁坏掉、消耗掉,或者只能感受一次的善果,之后就没有了,归零了、清空了,这就不妙啊!所以一切善根需要及时回向到诸佛菩萨的功德海里,一滴水的功德融入诸佛菩萨的功德海后就无二无别了,既然诸佛菩萨的功德海不可能被摧毁,那么我这一滴水的功德也不可能被摧毁,是这个意思。

2. 二取执与般若智慧

开始时我们讲发心妙法,之后讲了回向妙法,现在又回到第二个妙法正行无所缘。正行无所缘主要讲自己的能取心中,以心执着自己的内心,以及以心执着了外境。一句话就是:内心、外境这两种所取心的执着。能执取的妄心执取了内心、外境的一切法为实有、自性为实有。因此正行无缘,它讲的是无所执着的空性智慧,万法在空分上的本质,空分上并没有真实所攀缘的对境。

既然勘破了“所缘”,那么“能缘”自然也就不能成立了(所缘、能缘二者相依赖故),这个也就是《金刚经》中讲到的般若智慧呢!你得有念念无住的般若智慧,才能和这个“无缘”的境界契合。

六祖慧能大师当年听到客人诵《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时就他悟了,为什么讲念念无住呢,因为不是说要把所有的所缘境硬给断灭掉,这是断灭空的境界,不是这意思。比如大圆满讲空分,也讲明分,我们不是要把明分断掉。难道你要把诸法显现分硬生生地断掉吗?硬要把水里的月亮断除掉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你有念念无住的般若智慧,自然就和无缘的境界契合了,按藏传佛教的讲法,做到这一点你得有中观的见,自续中观或者应成中观的见等等,要么你得有大手印的见,要么你得有大圆满的见!

3. 能暂时替代正行无缘的相似般若见

哦,(有人)又开始摇头了,这个摇头就是告诉我你又叹气了:好难哦!这个真的难,因为我什么都没有,听都听不懂,我是初学者嘛,你讲的中观见,大手印见,大圆满见,这些都我没有,怎么办呢?

办法有的嘛,只要有佛法、就会有办法!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你是什么根器、什么问题,佛法中总能找到适合你的方法,总能找到一个方子开给你,只要有佛法就会有办法。虽然你生不起大手印的见、大圆满的见,但是可以引导你生起和大手印、大圆满相类似的替代见、相似见,就像刚才我们讲的回向妙法一样的,三轮体空你暂时还做不到,也有如法的替代回向法适合你。

那么能暂时替代正行无缘的相似见,请多观照大乘佛教里讲的“如梦如幻”的要领,一切都像梦境般地虚幻不实,就像《般若经》里头讲到的十个譬喻:

如梦:梦里明明有,醒来恰恰无;
如幻化:如魔术师的魔术、幻化;

如影:如镜影,自己的影子,看起来有,实则没有;
如阳焰:如夏天的阳焰,阳焰的波浪看起来是有,实际上没有;

如芭蕉叶:芭蕉叶层层剥开后,里面什么都没有哦!
如海市蜃楼:看着有、实则没有;

如水月:水里面的月亮,看着有实没有,猴子捞月一场空;

如谷响:如空谷回音,对着山谷喊一声,“喂….,”山谷也回应,“喂…..,”听着是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

如空华:《圆觉经》中讲到的空花,搓一下眼睛看到星星点点,真的有吗?实际上什么也没有。

仔细观察、仔细体会这十个譬喻,思维这十个譬喻:如梦、如幻化、如影子、如泡沫、如阳焰、如芭蕉、如海市蜃楼、如水月、如谷响、如空花。那么我们在累积善根的时候,观修一切解脱法的时候,不是有三个东西被自己观察、体会到了吗,你去仔细凝视,我们修持基础禅观时也会引导你把它们找出来,找出来之后你要善于区分它,十拿九稳的把它们区分开来,看得清清楚楚。

4. 观修的“三轮”

到底是那哪三个呢?仔细凝视后,你仔细凝视:第一个是“能观修的人”,对吧?第二个呢?是“所观修的法”,第三个呢,是“所观修之行”。

好,这三个体会到、看到后,你就明白:一切座上之法的修持,一切的座下中、日常行住坐卧的行持,都和这三个分不开的!这个也就叫“观修的“三轮”、三个分不开的车轮、三个分不开的部分哦!那么你就把刚才讲到的十个幻化比喻拿来,十个幻化的比喻配合到这三轮的观修里头来,拿来做什么?做凝视、观察等如实的修持!

5. 经典中“以幻修幻”的方法

《金刚经》里头讲: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你说大手印、大圆满这些太高的见地我都没有,那也没关系的。我就观照反反复复思维,昨天过去的事还留下来了吗?没有!这就像做梦一样,醒来什么也没有了,这就叫做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应作如是观。”你就反反复复去凝视、去质疑是不是这样的。能观的心、所修的法,都如梦幻泡影,了不可得,都是心这个东西在运作,“心”在运作的同时反观凝视它,请问你能把“心”拿出来给我看看吗?它有一个实质的东西在里面吗?你能够触摸得到,抓的到吗?如果拿不出来,那就如梦幻泡影、了不可得。

去年我们讲了《圆觉经》,《圆觉经》里面不是讲到“以幻修幻”的方法吗?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我刚出家的时候人家读《金刚经》背《心经》,我则喜欢《圆觉经》背《圆觉经》,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这些话就是佛陀于圆觉会上,教弟子们修的以幻修幻的法门:一切有情众生,种种幻化,都出生自如来的圆觉妙心(即一切幻华般的妄想,都未尝离开过圆觉妙心),都像空中的花从空而有,比如你以手指搓一下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星星点点,星星点点从空而有,这个有是“幻有”,不是本来就有的“本有”,停止搓揉后,幻花自然也就灭了,幻花虽然灭了,虚空本来不动,虚空从来没有被星星点点的幻华破坏过哦!(搓揉眼睛好比心识妄动,心识妄动则见到了星星点点的幻华轮回之相),所以说,诸幻清净后,就会证悟到本来不动的觉悟之性。

关于能修和所修,古月禅堂群里早几天贴了几句《圆觉经》中的经文:“譬如钻火,两木相因”,两木相因,火出来时,木头也烧掉了,“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此诸幻虽灭,不入断灭。”两个木头比喻为能修、所修,能修、所修相互碾磨出生洞见实相的智慧火,“譬如钻火,两木相因”,如是“灰飞烟灭”,以幻修幻的法门也是这个道理。

能修、所修的幻相都灰飞烟灭之后,“诸幻虽灭,不入断灭。”为什么不入断灭呢?正如虚空中的幻相虽然灰飞烟灭掉了,但是本来不动的虚空实在没有动过、且完全无余地赤裸出来了也!“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这个就是《圆觉经》里面佛陀开示到的道理。如果你觉得《金刚经》不够用的话,那就不妨把《圆觉经》搬出来闻思学习。

所以有人问,本来就是幻,为什么还要“以幻修幻”呢?这个一定要去体会,“以如幻的我,起如幻的修,修如幻的行,最后证得如幻的佛果”。

当自己还无法生起很高见地的时候,便以观修如梦如幻的替代品,来代替大手印、大圆满的见修。比如你以《金刚经》、《圆觉经》里面讲到的“以幻修幻”的法门,能修、所修两者“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此,诸幻虽尽,不入断灭。”《圆觉经》还强调“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佛陀告诉我们、鼓励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未来末法时期的众生,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修行的话,以幻修幻的话,体会能修亦幻,所修亦幻,两者灰飞烟灭,如是当能永离诸幻,证得佛果。

依华严宗的讲法,心位上的幻境,华严宗里头叫作“事法界”,即华严“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之四法界中的“事法界”。事法界就是如幻的万法诸有,用大圆满的观点讲,明的一面,显现的一面,都属于事法界。万法本性空的一面,于幻境中本来不动的一面,是理法界;事理本来无碍,就是《圆觉经》中圆顿菩萨所修的“随顺觉性”的境界,这个讲起来还是比较深的,圆顿菩萨所修的行是随顺觉性(即随时任运于觉性境界)。

“众幻灭无处,成道也无得。”这两句也是《圆觉经》中佛陀总结到的话。所有幻相消灭的时候,并不存在一个真实消灭的处所,譬如手指搓自己眼睛看到的金星乱冒,因为星星点点本来就没有在哪个地方真实生起过,所以灭的时候、你不搓的时候它也不是在某个地方真实消失了,因为一开始它就是无生的,一开始就没有的,所以能灭的地方也就没有,没有真实的能灭、所灭。“成道亦无得”,真正证悟本性面目的时候,因为能修不可得,所以从本不会失去、减少一丝一毫的什么;又因为所修不可得,所以从本也不会得到、增加一丝一毫的什么!

我们把虚空中的一座房子推掉,虚空并没有因此多出一点虚空出来,再于虚空中把房子盖起来,虚空也没因此减少一点儿,《楞严经》打了个比方,好比有人在福建龙岩这里,用瓶子装了一瓶子的空气,带到北京去,龙岩不会因此少掉一瓶虚空;然后到了北京把瓶子打开,北京也不会多出一瓶虚空来,总之,虚空般的觉性是不增也不减的。

6. 有执无执、福慧二资粮与色法二身的因果关系

加行发心妙法、正行无缘妙法、结行回向妙法,这三个妙法含摄了佛法修持里头,福慧二资粮或真俗二谛这两个方面的核心教义,这就讲到了三个妙法之间的区别。佛陀是两足尊嘛,智慧尊和福德尊,那么前行发心妙法和回向妙法,这两个妙法的着重点呢,是在累积显分如幻的福德上做修持,这个你要明白,显分如幻的功德是有作的、有造作的、有执著的有作有执之法;但是正行的无缘妙法呢,它的重点和核心是培养空分、般若空性的智慧,那么正行无缘妙法呢,它是为了契入无所执着的般若智慧,和般若智慧相应的。

有所执着的发心以及回向妙法,它累积的福德资粮,是为了证得佛陀如幻的相好庄严、如幻的福德庄严、色身的正因。你要获得佛陀般的相好庄严、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福德庄严等等,那你就得广修万行,广修普贤行愿以累积如幻的福德庄严,因为这是累积色身庄严、依靠报器界庄严的正因。比如以后你想要个清净的极乐刹土,像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啊,你要有个依报的庄严刹土,或者世俗法中你要工作好事业好……等一切的福报庄严,这个得靠如幻的福德资粮之累积,那么发心和回向妙法累积的是如幻的福德资粮,依此福德资粮未来我们能证到佛陀的色报身庄严。

那么无所执、正行无所缘的修持呢,它累积的是智慧资粮,这是证得佛陀法身的正因,也就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的决定因!有所执的累积福德资粮和无所执的智慧资粮,这两者密法里头,大圆满的修持里头,就叫做“于基位中净除二障,于道位上圆满二资,最后证得二身圆满的佛陀之果位。”

因此无论我们做什么修持,行什么样的善业,如果你要获得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真实利益,那你绝对不可以缺少三妙法。运用三妙法总摄自己的一切修持,那么随便你修什么法都是趋向解脱道的,趋向解脱门的,能真实解脱轮回的。反过来,你修持种种殊胜的无上大法,就像今天群里一些居士们,讨论最最最……最高的喜马拉雅峰上那个最高的大法呀,如果没有三妙法来摄持你那最最最最最高的无上大法,你那个大法依然不起作用、修不起来的哟!也许还会被你修出魔障来,如藏地修喜金刚、大威德等法最后修成魔障的也时有耳闻,所以没有三妙法的话你是走不通的。再反过来,即使你没有什么最高的本尊法,但是你随时不离三妙法,随时运用三妙法的话,那么你绝对也是跟解脱道相应、成就解脱果位的,就是这个意思。像我们的觉海堪布师父、觉海喇嘛,他老人家最重视这个三妙法,他老人家走到哪里都大力弘扬这个三妙法,他经常讲“我就是三妙法喇嘛,大家都叫我三妙法喇嘛!”

所以讲,十年前我讲过一次三妙法,以后再没有在公开场合讲过三妙法了,这个真的不行,是要惭愧的!我们大家,应该时时为他人宣讲三妙法,当然今天也只是和大家聊聊天聊一下三妙法,不算好好地讲,早几天我和妙祥居士也讲了,他说(大家)要求我传这个法、那个法等种种法,我说我不想传什么法啊,就想再和大家讲一讲三妙法,我们的深恩上师觉海师父他老人家,那么重视三妙法,而做弟子的我们一次也不讲三妙法,这跟上师的心意是背道而驰、是不行的……

三妙法就这样子讲一下,我也不知道讲得怎么样,感觉自己很啰嗦……但是我把三妙法的几个要点跟大家这么讲了一下,希望大家以后,遇到身边学佛的人(尤其是初机学佛者)应要多多为他们宣讲三妙法,多和身边的人讲三妙法,这个功德利益肯定也是无量无边的,真实的利益了自他、自他二利。



三妙法及禅宗三妙法(下)
——姑妄之谈:禅宗祖师们的“三妙法”


三、姑妄之谈:禅宗祖师们的“三妙法”

最后讲一下,在我们禅宗里头也有三妙法哦!大家可知禅宗里头也有三妙法否?禅宗祖师们也讲无比殊胜、摄持一切成就解脱大道的三妙法呢!有没有听过、闻过哦?!

禅宗中有一位临济克符祖师,他说:“倚门傍户犹如醉。”依门傍户的就像个醉汉,“依门傍户”,意指那些一心向外觅佛,舍己心不认,唯一向外求佛、求大道的迷失汉。依门傍户者,尚未摸到自己的鼻孔,没有亲见到自己本来面目,这种人“目前迷正理,拨火觅浮沤”,当下中迷失了自己,不在自己本位上安住的人,这种人生死法里轮回,纵求解脱也是整天向外寻觅、依门傍户不会家里事!

故此“倚门傍户、拨火觅浮沤”者(“浮沤”,是海面上、水面波涛上刹那生灭不已的现象,不要说火里面不可能寻得浮沤,就算找到,也只是一些刹那刹那生灭着的无常幻相罢了!而那些“依门傍户、迷失正理”者,亦如“拨火觅浮沤”一般,又像喝了无明老酒的醉汉一般,这种人“拍手长安去”,说要会得大道、行得解脱道,然而“寸步实难行!”),不在禅门三妙法之列、不入禅法三妙法之门。

第一妙法:即心即佛

那么第一妙法,如(临济三句外省去)第一句中云:“踏著称锤原是铁”,称锤是什么做的?原来就是一坨铁嘛,和尚是什么做的?男人做的嘛!尼姑是什么做的?女人成的嘛!这就叫“眼横鼻直”,一切本来现成的佛!悟到本来即佛的人,这就叫会得了初发心妙法啦!

当然这个只是我说的咯!那么禅宗里头,我说会得第一妙法的,那就是“踏著称锤原是铁!”第一妙法就是“猛然鉴觉着个自己、原本是佛”啊!鉴觉自己原本即佛、现成即佛的人,亲见佛是自己做、深信佛是自心成!他确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全都是因悟自心即佛而成佛!从此更不需外面寻佛、觅佛得成就、获解脱。

“踏著称锤原是铁,撩起便行尚嫌迟!”踏着第一妙法的汉子,这种人随时守护自己的本性面目,随时就在第一妙法里头安住了,才有走作、即刻拉回(犹如香象过河,截流而至,更无疑滞!),这就是禅宗中、禅师们的第一妙法、初善发心妙法哦!

这个初善妙法也叫做“即心即佛”,明白了吧?马祖大师说“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这三句,就是我要讲的、禅宗中的三妙法呀!“踏著称锤原是铁”,称锤原是铁做!铁原来就是称锤嘛!那佛呢?佛原来也是自己自心成、你自心做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呀!所以说“即心即佛、心即是佛!”

唯有先能踏着吾宗初善的第一妙法,方入禅宗解脱妙法门之门,但也就是这个第一妙法,却是很难入其门的!做到这一点,须是具大信根、大承当、大负荷的人始得!尤其首要者是人必具大信根,何以故呢?因为大信根者才能信得及,信得及者才能具大承当!

总之,于禅宗直指心性上的一着,第一要是信得及,第二要是放得下,第三要乃守得住。信得及者便能承当“即心即佛”——除此心外,究竟再无他佛可成!

放得下者:从前一切心外觅佛、拨火觅浮沤之举如今统统抛弃,片甲不留!

守得住者:才有走失、即便拉回,所谓 “撩起便行”,香象渡河,彻底彻源,斩钉截铁,更不落入到第二念的分别妄想里头去,乃至一切思维概念的牵扯里头去。

再讲信得及者:当下承当“现前一念之心”,就是自己的佛性!就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佛性!当下一念之心你要承当得起,《金刚经》里头讲“荷担如来三藐三菩提”,你要如是承当、如是荷担、如此而已!

“现前一念”不生不灭,这就是你、我、大家的佛性啊!“现前一念”不生不灭,具足如来三身,为什么呢?无论怎么努力,谁也看不到现前一念有个来处,没有来处就叫“不生”,因为“不生(无生)”,所以它是“法身无相”;

“现前一念”当下无有所住,以“无住”之故,故而是光明不断,不灭光明,这就是独耀不灭的“报身光明”了;

最后,无论怎样寻觅,谁也发现不到“现前一念之心”的去处,因此即是“无碍”,以无碍故,故而“化身不断”;

由上可证“现前一念之心”,具足如来三身之理。

现前一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具足无边妙用,“不垢不净”指的现前一念没有任何形色相貌,不具任何实有之自性;

为什么讲现前一念具足无边妙用呢?因为一切作用,能善能恶,一切的时间,一切的空间都是缘起现前一念,离不开当前一念也!

《六祖坛经》一开头就说: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可见众生与佛的不同,只在一心,悟此一心就是佛,迷此一心就是众生,心佛众生、等无差别,这四句直指教授,实为六祖顿门禅法的纲领,一部坛经的纲领,乃至一大藏教、一切佛法的纲领!

“汝之现前一念,即是本心”,这话乃是龙钦宁体的开山祖师——大持明无畏洲尊者(吉美林巴)于大圆满龙钦心髓正行窍诀中的直指!可见禅宗祖师们的直指,和大圆满的直指如出一辙,“踏著称锤原是铁”,和尚是男人做,尼姑是女人成,眼是横来鼻是直,摸到这个消息的人,契入禅宗第一妙法。

第二妙法:非心非佛

第二妙法呢即是“非心非佛!”“临济三句外省去”的中句云:“露柱灯笼原非有,三门佛殿本来无”,所以第二妙法呢,是更深入的修持,即要舍去第一妙法中那个“隐隐的一物”,要能透脱初善妙法中那个“即心即佛”的微细执着才能自在呀!

守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实际的“即心即佛的自己”可以守,不是心、亦非佛,那是什么?!守时无所守、觉亦不添加,虽然做任运保任的功夫,更没有可以添加的觉知或者觉知性,这时透脱无碍,直趋无有滞碍、留碍之境。

第三妙法:平常心是道

最后“弹指竖拳皆是我,穿衣吃饭岂名无。”这时大用现前、触类是道,凡圣两忘,真俗无碍,轮涅无碍,不是从前,不昧从前,得大自在,是第三妙法,此即“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也,是为禅宗祖师们“撒手到家人不识”的第三妙法!

以上看来,要真做得一个“三妙法喇嘛”、“三妙法禅师”真不简单、很不简单的哦!临济三句外省去和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这三个对应起来就是:

“倚门傍户犹如醉”,首先以临济克符禅师的这一句,指出一切未入“妙法”、“三妙法”之门者,也就是所有尚没有摸着自家鼻孔、尚没有亲见自己本来面目的迷惑颠倒之众。

“踏著称锤原是铁,撩起便行尚嫌迟。”
这是“即心即佛”第一妙法;

“露柱灯笼原非有,三门佛殿本来无。”
这是“非心非佛”的第二妙法;

“弹指竖拳皆是我,穿衣吃饭岂名无。”
这是“平常心是道”的第三妙法。

好,就这么简单地讲讲了,(补注:禅宗的三妙法,是禅心个人归纳了禅宗祖师们的禅法施设、禅法宗旨提出来的姑妄之谈,因为讲到藏传三妙法的殊胜,也就忍不住地想为大家介绍一下禅宗法门的不共独特之殊胜故),就到这里吧!禅宗的三妙法不要求大家都能明白,主要是前面讲的,我们所修的一切行、一切法,都要贯穿三妙法的宗旨,这个要掌握。

最后,请大家一起以三妙法中的回向妙法,回向本次讲法、闻法的功德: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后面等等回向文,略)
末后,特别感恩参与文字录入的妙果居士,参与校对的妙祥、俄热卓玛等居士!

又由于禅心在和大家聊这个主题的时候,超级的啰嗦、史无前例地啰嗦和词不达意、无条理性,最后定稿时删除了2000来字,并于不妥之处,适当作了些修正、增补注释等。————释禅心合十礼!2013/12/22


页首
 用户资料  
 
显示帖子 :  排序  
发表新帖 回复这个主题  [ 8 篇帖子 ] 

当前时区为 UTC + 8 小时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2 位游客


不能 在这个版面发表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回复主题
不能 在这个版面编辑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删除帖子
不能 在这个版面提交附件

查找:
前往 :  
POWERED_BY
简体中文语系由 PHPBB中文翻译小组 维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