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钦巴上师密要释
至尊喇嘛长寿祈请文
敬礼至尊喇嘛!
雪山环绕清净刹土中,利众无余众生依怙处,
胜智如海慈眼悯众尊,世寿尽前愿莲足永固!
1。明点释――
明点又名为斑点。一般人都以为明点是由父母所得(红白大),但实际上明点便是自心。
对於明点的定义――
贝玛那密札说――“明”为诸境显现明白,点为大乐无漏精神。
邱竹(教证法月)指出:明点又名为斑点。大圆无方,心点浑然,极圆心之本性。其周无隙无缺,不可限,不可量,故为“明”。――不可说,不可思,即法界,不可测,难思议,即无漏大乐之自性――故为点。
因此明点为法界与智慧无别之空,可化现为:(1)大界。(2)一切。(3)四明――此指大圆满的四明。依四明便可修顿超妥嘎。
2。释直指自心――
修此法本并由立断且却的找心过程中,让上师直指自心,是证悟空性等一切成就的心要,也是一切佛法九乘的眼目。
3。释封印――
对於密法,应守护戒律不说不泄密。此法本为进趋为即身成就虹光身之法本,尤其不应说出。此法有众多护法来封印,保护其中秘密不外泄,此为守密之义。
4。释前行――
上师密要如此修之:需要非常清净的修法地点。坛城布置曼达五族三纹颅器。聚集尊者命轮。纯甘露阿密达。珠宝草药谷类放满,上盖红布。前置供品,正确准备後禅坐下来……
5。释皈依――
皈依的主体――
(1)。弟子自己所修的本性――空。
(2)。弟子自己所修的自性――明。
(3)。弟子自己所修的悲――大悲遍满。
文中自性空明本体、大悲力就是指上述三者。
皈依的对象
(1)。上师已亲证的法身――本性空
(2)。上师已亲证的报身――自性明
(3)。上师已亲证的化身――大悲遍满
文中三身大内本如皆圆满。就是指前述三者。
6。释胜义上师古汝――
上师明体明性斑点,在宁玛派是非常高深的。并非言语文字可传。为了解释方便。因此以下渗入些萨玛新译派的观点。
萨玛新译派认为胜义的上师(古汝)――就是空性!――空性智慧不可言、不可思、不可说,诸相非相。
应依上师直指自心来认识。
7。释无著之中祈皈依――
上根依无执之觉性明体向上师皈依。
不懂空性的劣根弟子以没有怀疑、不执著、不虚假的真心向上师皈依。
8。释无佛无觉者无众生――
无执之觉性明体与离戏之空是不二的。远离要成佛之念,主体客观能所二元等,咸远离有、无、是、非一切执著念头,而入“无自性”的空――便是法身!(此为新派格鲁见解)。
敦珠法王说:此处所说明点为最细心,及最细气的自性,(最细心及最细气为新派说法),就是凡夫所谓的“灵魂”生命本性,是远离戏论和分别的根本明点。
因此,没有任何思维上主客观二元的对立,轮回痛苦自解,诸佛一切自证,能所俱泯……对於生命的根本灵魂的“不碎坏明点”(原出於密集金刚本续)和“离戏明点”(原出於大圆满),新旧双方有大辩论。以下处理相关问题时均依通说,不涉及各派特殊观点。
9。释原始自立悠游自解大内发胜心――
新旧两派修行和见地是不一样的,嘎举有大圆满称为嘎玛宁体,这和旧密的宁体有何不同?
答:旧密大圆是念头心意和法身“不相干”而成明体的。新译大圆或大手印是直指念头和心意合一,来介绍而为明体。不过,初学者不需执著教派差别,念头赤裸自然立断,无伺无察之显、鲜而明白,每个明分都是本来面目,於了解空明悲满,而发愿成佛便可以了。
10。释结界结界的目的在於驱魔――
如果修空已作到净业观空,达到连魔的名字都没有,可知已成功的驱魔。发心时,无佛也无成佛之执取。驱魔时,无魔也无魔之名。佛魔双遣,无魔无佛,言语道断,弟子此心直与上师不二,众生此心直与胜义空性不二,是真发心、真结界。
11。释本与轮涅二实无――
魔与障兮名亦无,以真空作境业,观空来驱魔,而结界於法界真空中。法界真空,既无轮回、也无涅盘等种种分别,不存在“有”与“无”二边的执著,也没有魔的名字。
格鲁派的空正见指出:一切法在胜义谛中无自性。在世俗中仅以“名字”的形式存在。(举例说明:以“名字”的形式存在,如买车,一般人就是说买了一台车在我的“名下”)。现在修到连名下都没有魔障的名字,可知没有魔障的存在。用这样的空来结界,当然没有任何问题。
同理可证:一切法在胜义谛中无自性。所以轮回与涅盘,都是无自性的空。这个道理在显教的七十空性论也说的很清楚。
12。释假那班杂啦洽
|